相关新闻
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上行1.53BP至2.6775%
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上行0.74BP至2.665%
小幅下跌,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上行至2.67...
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持平至2.66%
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上行1.64BP至2.664%
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上行1.81BP至2.65%
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上行0.81BP至2.64%
分析人士:期债保持谨慎看多思路2022年01月12日 11:04
  日前,国债期货小幅调整,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周跌幅为0.32%,五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22%,两年国债期货下跌0.09%。资金方面,跨年首周央行重回地量投放,上周净回笼资金6600亿元,资金价格多数走低。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分歧主要在于宽信用之前是否还会有降息,短期维持国债期货谨慎偏多的观点。
  在国贸期货国债分析师樊梦真看来,国债期货的调整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稳增长信心强化,宽信用担忧发酵;另一方面是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公布,首提缩表,紧缩程度超预期,带动美债收益率进一步走高,十年期美债盘中触及1.8%,国内情绪承压。相比于加息,缩表对长端利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上一轮加息并未传导至长端,反而造成了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收益率曲线倒挂除了加剧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外,还会侵蚀金融机构利润来源,不利于金融稳定。缩表则可以有效推升长端利率,防止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美联储2021年12月的议息会议已对缩表进行了深入讨论。若加息缩表进程如当下美联储所示,那么美债收益率仍将大概率向上。美联储超预期的鹰派尽管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但收紧时间节点前移,压缩了我国政策的时间窗口,打压做多情绪。
  据光大期货国债分析师朱金涛介绍,近期国债期货高位小幅回调,主要在于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偏鹰派引发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十年期美债周环比上行14BP至1.76%,进而对国内债市收益率造成上行压力。加上国内PMI数据好转,票据贴现利率恢复正常,国债期货从高位回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至2.82%。
  “美债方面,美联储上周三公布了议息会议纪要,纪要显示:与会者指出,考虑到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前景,可能有必要提前或以快于此前预期的速度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FOMC应继续准备调整购债速度,许多官员表示缩表速度可快于上一个周期。会议纪要暗示美联储有更快加息的可能,并暗示了缩表时间提前。对比来看,在上一轮紧缩周期中,美联储于2014年10月完成Taper,2015年12月首次加息,2017年10月启动缩表。能够看到,首次加息与完成Taper间隔1年2个月,而缩表与首次加息的时间间隔为2年。此次会议纪要带来了美联储更为猛烈的转向。会议纪要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今年5月加息的预期变为100%,均较此前大幅提前,进而引发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但美债上行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利空是短期的、是情绪上的。”朱金涛向期货日报记者分析说,因为当前中美货币政策存在明显分化,并且央行持续强调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加之当前110BP左右的中美利差依旧处于高位,通常在利差缩窄至70BP以下才会引发外资持债规模的明显下降,所以短期中美利差依旧较为安全。
  “近期,在美债收益率上行以及国内宽信用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情绪有所转弱。”中信期货研究部研究员张菁分析说,美联储发布的2021年12月议息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债收益率上行突破1.7%,上周五时上涨至1.76%,美债收益率连续上行也会对我国债市情绪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在央行强调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背景下,债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仍在国内层面。元旦之前,受信贷数据的制约,宽信用仍未明显落地,市场对宽信用的预期减弱,这也使得债市情绪明显走强。而元旦之后,在进一步强调稳增长的背景下,市场对宽信用的预期有所升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回到2.8%之上,后续1月信贷情况也可能成为观察宽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前市场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宽信用之前是否还会降息,短期来看这一分歧仍将存在,2.8%可能是市场反复纠缠的点。
  短期来看,朱金涛认为,2021年12月票据贴现1.87万亿元,同比多增4000亿元,票据冲量现象明显,实体融资需求仍然较弱,短期维持国债期货谨慎偏多的观点。国债期货依然在宽信用的不断反复中波动,直到宽信用真正见效并得到数据验证,国债期货才会面临真正由涨转跌的转势。
  对此,樊梦真表示,客观来看,2021年12月底,期债做多情绪的巅峰是机构对降息和配置需求下的一致预期“抢跑”,而2022年年初的调整是预期反复和外围扰动下的人心思动,多头止盈减仓离场。短期来看,春节临近,国内疫情呈多点多发态势,可能会影响我国疫情管控措施和国内经济表现,从而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本周市场博弈的焦点依旧是MLF降息,在靴子落地前,市场不具备大跌的基础,大概率延续振荡上行趋势。
  来源:期货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 广告服务 | 软件下载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99期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声明:本网站提供资讯、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沪ICP备05058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