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共6474字,阅读时间约12分钟
观点概述:
近期碳酸锂表现强势,自10月15日起11个交易日内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最高涨幅达16%。在前期供需长期偏过剩,而全球锂资源开发仍在不断推进环境下,碳酸锂为何仍有如此强势的表现?我们认为需求端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变量来自于以下几个因素:
1.储能系统需求爆发:2025年由于国内补贴政策对储能系统收益率的改善以及海外储能需求的爆发,储能电芯出货量大超预期,2025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240.21 GWh,同比增长106.1%,全年预计出货量达600GWh,同比增长62.1%。同时我们认为因为风光发电对储能需求,海外储能需求以及AIDC对储能需求的延续,2026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仍将维持60%的高增速增长。2025/2026年储能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分别由36.7/53.4万吨,上调至39.8/63.6万吨,预期上调8.4%/19.1%。
2.动力电池端维持较高增速:由于乘用车的高基数与高渗透率,未来需求增长预期有所放缓,但以新能源重卡为主的新能源商用车的高速增长为动力电池的增长提供额外的引擎,2025/2026年预计动力电池装机量仍将维持25.2%/20.5%的同比增速。固态电池单GWh对锂需求有显著拉动,当前主流技术路线单GWh锂需求较当前液态电池提升约240%。但目前主流电池企业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计划在2030年以后,短期对锂需求拉动有限。2025/2026年动力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分别由81.3/96.2万吨,上调至85.8/104.3万吨,预期上调5.5%/8.4%。
3.2026年碳酸锂或由过剩转为紧平衡:基于储能与动力电池乐观预期的判断,2026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预计共计196.3万吨LCE,同比增长29.8%,在供应预期维持20%的高增速情况下,全球碳酸锂供需格局由过剩转为紧平衡。随着需求端高增长预期不断验证,锂价或逐步抬升以刺激更多的产能释放,因此策略上我们建议可择机布多碳酸锂。
策略建议:逢低布多
风险:
1. 储能电池需求持续性低于预期
2. 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一.全球锂资源开发进程逐步推进,碳酸锂行情仍被点燃
全球锂资源项目开发仍在逐步推进,通过对目前市场信息整理,预计2025年底,全球锂资源项目总产能将达221.2万吨LCE,较2024年增长27.9%。2026年全球碳酸锂总产能预计将至少达231.9万吨LCE。由于目前计划投产的锂资源项目现金成本预计低于6万元/吨,当前市场环境下预计较大可能顺利投产。结合项目产能爬坡节奏,我们预计2025/2026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将达到165.4/198.6万吨LCE,同比增速达26.2%/20.1%。
在近年碳酸锂供需显著过剩,锂资源供应维持稳定增长的市场环境下,为何近期碳酸锂出现大涨16%的强势行情?我们认为主要驱动在需求端远超预期的表现。
 
    二.储能电池需求火爆,25年预计增长62%,26年增速预计达67%
近期,储能电池需求火爆成为市场焦点。根据InfoLink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5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240.21 GWh,同比增长106.1%。其中海外市场电芯出货108.98GWh,占全市场的比重接近45%。
三季度,储能电芯需求持续位于高位,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今年截止9月底,中国已有近百家企业就储能业务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规模超237.2GWh,涵盖储能系统、储能电芯、以及材料等采购细项。多家电芯企业表示目前订单已排产至明年一季度。
1.国内风光发电消纳需求推动储能装机高速增长
近年全球风光发电装机维持高速增长,储能需求被大幅带动。根据IEA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市场容量达到602GW,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了31.15%,2024 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247GW,近10年复合增长率达28.76%。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预测,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到2030年需达5,400GW,到2050年需达到18,200GW。而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5年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36GW,而根据伍德麦肯兹报告,未来5年间,全球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70GW;到 2034年将达到200GW。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5年1-8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30.61GWh,同比增长64.7%,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57.84GWh,同比增长72.1%。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8.5%;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高增长的风光装机带来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风光发电的消纳问题。由于我国风光资源禀赋与用电需求区域分布并不匹配,风光消纳问题在部分省市始终存在。根据国家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2025年1-8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4.1%,光伏发电利用率94.9%。其中除西北与西南部分省份的风光利用率低于95%,这些区域存量风光发电项目消纳仍有储能需求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风光发电功率受天气、时间影响较为显著,相较于传统的火力与水力发电,其电力供应稳定性较低,因此后续新增的风光发电仍有较强的配储需求。在2025年9月24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中包括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2024年我国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14.07亿千瓦,2025年预计装机5.2亿千瓦测算,2025-2035年,我国风光总装机容量年化增长率约为6.5%, 平均每年装机1.67亿千瓦,合167GW。
 
    现阶段,虽然在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午电价市场化改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文件(即136号文件)下发,取消了实行八年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强制配储的要求。但由于储能系统报价持续下降, 9月印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对新能源发电项目就近消纳的要求,以及各地方出台的储能项目补贴等因素下,储能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因此在取消强制配储后,储能需求非但未下降,反而出现爆发式增长。9月,CESA储能应用分会共追踪到364个储能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项目总规模达17.3GW/54.6GWh。1-9月储能中标项目总规模达340.8GWh,同步增长197.1%。
 
     
    中长期来看,8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文件中提出储能的总体目标是至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新型储能电池仍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2.海外储能需求爆发
2.1 欧洲:能源安全带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催生储能需求
俄乌冲突颠覆了其能源逻辑,推动“能源独立”成为最高战略目标,REPowerEU计划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大幅提升至45%。对应储能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根据SolarPower Europe预测,在2025年的最可能情境下,欧洲将新增29.7GWh储能容量,同比增长36%,而到了2029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扩大至近120GWh,总装机容量达到400GWh。根据欧盟委员会近期上线的欧洲储能项目清单,目前欧洲电化学储能在运总装机达到13.9GW,而在建、获批和已宣布的项目储备达到84.72GW,其中英国占比超过一半,其次为德国、波兰、意大利、爱尔兰等。具体来看,英国《清洁电力2030行动计划》预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将从2024年的4.5 GW增加六倍,到2030年达到23 GW至27 GW。;意大利提出计划到2030年装机电池储能装机达到15GW;德国光伏行业协会呼吁联邦政府设定明确目标:到2030年实现累计投运100GWh电池储能系统。
2.1 美国:关税影响需求增长节奏
美国由于数据中心的大力发展,对储能需求较高。但当地储能市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税对储能需求增长节奏的影响。由于特朗普政府202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301关税,以及对等关税可能恢复,根据之前测算,若对等关税恢复,储能产品税率将达到64.9%,明年1月1日起因301关税增长到25%达到82.4%。若对等关税继续暂缓,则明年1月关税水平达到58.4%。高关税预期下,储能进口有抢先动作,同时共和党对新能源态度相对不积极,预计或影响明年当地市场锂电出货量。
2.2 中东:多个项目招标落地
中东地区预计25年将有50-60GWh储能项目招标落地:24年阳光获得沙特二期7.8GWh项目,将于25年并网。25年1月中东储能大项目订单陆续落地,比亚迪中标SEC三期12.5GWh订单,宁德中标阿布扎比Masdar数据中心项目20GWh,天合光能与浙江火电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埃及南部Abydos300MWh储能项目,预计后续仍有近40-50GWh项目即将落地。
2.3 澳大利亚:补贴推动户储需求增长
澳大利亚政府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启动“家用电池降价计划”(Cheaper Home Batteries Program),通过多项补贴政策推动户用储能系统普及,以加速能源转型并降低家庭用电成本。2025年每kWh可补贴372澳元,覆盖成本的20%-30%,还可与地方补贴叠加,并可享受长期低息贷款。
整体来看,目前海外热门地区储能需求面临不同的前景,其中欧洲由于能源独立性较弱,需求较为迫切。中东、澳大利亚等地有政策支持,需求同样较好。美国虽有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但出货节奏或受关税等因素影响。
 
    3.AIDC带来储能需求增量
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显示受AI发展驱动,预计未来十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三倍至1,600TWh,占总电力需求4.4%。到2035年,全球需新增362GW的发电装机容量为数据中心供能。其中,可再生能源将占据47%,化石燃料占 44%,储能占 9%。其中,光伏获益最大,预计将贡献114GW新增装机,其次是天然气(97GW)、煤炭(62GW)和风电(55GW)。近三分之二的新增装机容量位于中国、欧洲和美国,而这三个地区也将在未来 10 年引领数据中心投资。
 
    由于数据中心对供电持续稳定性的要求催生其配储需求,现阶段,全球多个数据中心已布局其储能系统,例如:抖音集团发布《数据中心风光储微网合同能源管理寻源公告》,拟在中国大陆寻找具备园区风光储微网投资、建设、运维全流程能力的合作伙伴。项目采购范围包括20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与储能相匹配的风电和光伏设备,以及微网控制系统。项目计划于2025年11月启动,预计同年12月底完成建设。而宁德时代更是斩获阿联酋RTC数据中心19GWh的储能订单。GGII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69GWh,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4.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预测
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5GWh,同比增长65%,2025Q1-Q3合计出货量为430GWh。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600GWh,同比增长62.1%,2026年预计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960GWh同比增长60%。至2030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1800GWh,较2025年增长超200%。而近期储能系统招标量持续位于高位,储能电芯需求火爆,头部企业排产满产至1季度的现实让我们对储能需求有较乐观的预期。
据此,我们预计2025/2026年储能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分别由36.7/53.4万吨,上调至39.8/63.6万吨,预期上调8.4%/19.1%。
 
    三.动力电池需求好于预期,固态电池暂时增量有限
1.动力电池终端:乘用车增速放缓,新能源货车增长超预期
动力电池终端需求方面,受高基数与高渗透率的影响,新能源乘用车的需求增速有较为明显的放缓,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5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50.1万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17.5%;1-9月累计生产1,037.6万辆,增长32.2%。;8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达到182.9万台,同比增26%,环比增4%。1-8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333万台,同比增32%。
 
    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新能源重卡的高速增长则为动力电池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1-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共计62.68万辆,同比增长66%。新能源货车销量占比78.6%,共计49.29万辆,同比增长69%。其中单车带电量普遍超350kWh的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达到138,714辆,同比激增183.30%,创下历史新高。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根据SEN Research数据,2025年1-8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达到691.3GWh,同比增长34.9%,增速略高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
 
     
    2.固态电池稳步推进,短期拉动有限,未来前景光明
动力电池方面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当前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下半年,多家车企,电池企业宣布了固态电池装车试验,甚至中试线建设计划。其中进度较快的企业以亿纬锂能与国轩高科为代表,已于今年开始中试线建设。目前头部电池企业的计划多数仍是2027年小批量量产,2030年左右开启市场化量产。
 
    目前的固态电池研发路线根据电解质的不同主要划分为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以及卤化物四大路线。而在正负极材料方面,正极材料选择主要集中于高镍三元与富锰锂基材料,负极材料除传统的石墨负极与硅基负极外,金属锂负极也是当前的热门研发方向。
在电解质的选择中,由于硫化锂具有最优的离子导电率,是目前各大电池厂的主流研发方向,氧化物路线则由于有半固态电池的工艺基础,成本较硫化物较低,是多数半固体电池企业研发突破的方向。聚合物以及卤化物路线目前研发进度相对滞后。
不同技术路线以及正负极材料的选择对碳酸锂的需求有所不同,以当前主流的硫化锂电解质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测算,单GWh固态电池耗锂量将达1000-1100吨LCE,若采用锂负极,单GWh固态电池耗锂量将达2100吨LCE左右,较目前主流动力电池耗锂量上涨约240%。
 
     
    3.动力电池需求测算
由于新能源终端表现略超预期,同时考虑部分全固态电池进入装车实验阶段,我们对锂动力电池端需求也有所上修。2025/2026年动力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分别由81.3/96.2万吨,上调至85.8/104.3万吨,预期上调5.5%/8.4%。
 
    四.需求调整后,2026年碳酸锂供需格局或转为短缺
基于储能与动力电池乐观预期的判断,2026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预计共计196.3万吨LCE,同比增长29.8%,在供应预期维持20%的高增速情况下,全球碳酸锂供需格局由过剩转为紧平衡。随着需求端高增长预期不断验证,锂价或逐步抬升以刺激更多的产能释放,因此策略上我们建议可择机布多碳酸锂。
 
    持续跟踪请加入知识星球,共同探讨重点标的的大矛盾。
 
    有色组:
黄一帆
Z0022510
吴仲楠
F03131472
19855258283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