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铜
矿端持续干扰,宏观仍是主线
基本面概述及结论:
宏观:
铜价在经历矿端扰动大幅走高后,节后整体本处于供需面预期带来的突破向上的走势,但是周五美盘时间海外宏观环境的显著变动形成了铜价的显著回落。现阶段铜价的走势虽然受到供应端干扰,但是宏观带来的需求变量仍是主线。
海外宏观:本周逻辑的变盘点是周五美盘时间,主要受到特朗普言论以及中美政治动向的干扰为主;其次美元流动性也是关键因素,美股的走势在周五夜盘出现明显回落,主要源于特朗普的言论事件,这一定程度形成负反馈从而加深市场压力;同时美国银行准备金自1月1日以来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其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下降至12.18%,低于13%的阈值,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边际趋紧的状态;美联储隔夜逆回购下降至41亿美元,续创2021年4月份以来新低,这也显示出市场对于风险处理的储备资金明显不足;这是对流动性的考验。美国政府关门和经济数据仍不能摆脱“滞涨”风险,10月议息会议前,市场的降息预期仍存在高波动的可能。
矿端干扰:自由港迈克墨伦公司官网公布称,9月8日在印尼Grasberg Block Cave矿发生的泥浆溃涌事故中,两名员工不幸身亡,目前仍在全力搜救五名失踪人员。事故导致约80万吨湿料瞬间涌入井下多个作业层,矿区自当日已暂停作业。公司预计2025年底完成事故调查,并将三季度铜销量预估下调4%,金销量下调6%。该公司2026年的产量可能比此前估计的17亿磅铜(77万吨)和160万盎司黄金低约35%。(铜产量下降量约为27万吨,约为原生铜产量占比的1.2%);这存在较大的供应扰动。
供需:
供应端:冶炼环境仍较差,部分冶炼厂仍面临亏损状态,含硫酸的冶炼利润再次回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显示铜行业企业要坚决反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这可能是一潜在冶炼减产的预期利好。现阶段,供应受限仍未体现在现实数据上,精铜生产和废料供应仍保持。由于9、10月国内冶炼厂集中检修,导致国内冶炼产量下降,供应预期开始小幅走低。需求端:全球显性库存开始出现回升,LME开始累库,但国内库存出现下滑,10月9日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13.63万吨。下游企业逢低采购,但整体备货情绪相对有限,此前的高价可能使得下游承压。伴随不确定的宏观环境,终端消费需求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结论:从供应量来看,短线级别从供需缺口走扩逻辑带动下指导盘面较强,但是长期而言,需求是主要变量。从大宏观背景而言,美联储降息后风险尚未完全走低,复苏逻辑还未形成,趋势性上涨逻辑尚不明够明确,且价格走高后易形成实际需求负反馈,上方有一定的阻力位,且短线宏观事件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宏观共振的动能不足。长期而言供需矛盾仍是主线,这一轮抬升价格中枢后,交易上仍需谨慎对待需求和海外宏观环境变化。周内中美关税等变量,美国政府关门等事件因素以及可能公布的非农和CPI数据都将是宏观主线变盘的节点,在大幅回调后大周期需寻找合适的进场位置。
短期观点:震荡偏弱 风险:全球流动性风险
开户加入我们!
加入知识星球!
工业品组
周蜜儿
Z0022003
13120588222
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
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
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
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混沌天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