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838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结论:
1、今年冻害最严重的甘肃产区减产超出前期预期,我们预估甘肃减产幅度在5成左右;陕西和山西套袋量较大,没有冻害的区域基本恢复至正常单产,我们预估陕西同比去年增2-3成,山西同比去年增一倍。综合来看,陕西和山西的增产能覆盖甘肃的超预期减产,整体西部产区目前仍维持增产判断,果面质量普遍较好,果个均存在大小不均匀的情况,甘肃产区果形扁平、果实缺籽情况较多,果实生长后期种子对果实的生长影响将减少,9月晚富士仍有一个膨大期,重点关注果个大小的影响。
2、过去两年苹果收购价格较高,果农的种植积极性明显增强,施肥、管理投入较往年均有所提高,以山西为例,水溶肥的投入较去年翻倍的情况较多,果农保果意愿很强,多套袋的情况明显,水溶肥的投入增加,可以增大果实的个头,相当于单产的提高,但苹果的耐储藏周期有所缩短,今年西部产区水烂的情况明显,普遍反馈是和近些年水溶肥的大量使用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明年5月份之前的供应压力。
3、考虑到去年我国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影响,柑橘、苹果、梨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减产,今年大概率三大传统水果均有恢复性增产,另外8月中旬早熟苹果陆续大量上市,短期对于冷库富士会形成一定冲击,但考虑到过去2年客商和果农存货分别都赚取了较高利润,今年晚富士下树后存在抢收预期,短期节奏上仍维持震荡判断,中期考虑逢高做空远月合约为主。
策略:短期维持震荡,中期逢高做空远月合约为主
风险:天气因素导致晚富士减产减质超预期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西部产区前期冻害对于产量以及质量问题的影响,调研时间8月5日-8月11日,从山西运城出发,陕西合阳结束,调研路线如下:
一、山西产区调研总结(8.5-8.6)
山西产区我们主要调研了临猗县和吉县,增产情况非常明显,果农和客商普遍反馈是近几年挂果、套袋数量最多的一年,同比去年增 3 倍以上的园子不在少数,果园管理上水溶肥打的比较积极,部分二茬花坐果的果园果个比去年同期偏小一些,整体上我们认为山西同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
二、陕西产区调研总结
(8.6-8.8宜川、富县、洛川;8.10-8.11旬邑、三原、富平、白水、合阳)
陕西整体预估增2-3成,没有冻害的话能增3-4成,基本恢复到正常单产。宜川冰雹打的多,套袋数量不少,但个头明显要小一些,果面质量还可以;富县属于优质产区,果农管理意识强,水溶肥打的不是特别多,个头表现比宜川要好,果面干净;洛川冻害呈点状、块状分布,果个大小不均匀的情况较多;旬邑和郴州部分有冻害以及黑心病情况,落叶也比较明显,质量表现一般;富平、白水、合阳套袋量较大,果个中等,果面干净,整体恢复性增产。
三、甘肃产区调研总结(8.8-8.9)
甘肃产区是今年受冻害最严重的地方,我们着重调研了静宁、庄浪等主要产区,总体减产超于前期预期,从套袋数量上能感受到果农保果的积极性很高,川道上一些绝产的园子也套了一些袋,但基本上没什么产量,共性是果个偏小,果形扁平,并且果实没籽的情况较多,整体上我们认为甘肃的减产幅度在5成左右。
结论:
1、今年冻害最严重的甘肃产区减产超出前期预期,我们预估甘肃减产幅度在5成左右;陕西和山西套袋量较大,没有冻害的区域基本恢复至正常单产,我们预估陕西同比去年增2-3成,山西同比去年增一倍。综合来看,陕西和山西的增产能覆盖甘肃的超预期减产,整体西部产区目前仍维持增产判断,果面质量普遍较好,果个均存在大小不均匀的情况,甘肃产区果形扁平、果实缺籽情况较多,果实生长后期种子对果实的生长影响将减少,9月晚富士仍有一个膨大期,重点关注果个大小的影响。
2、过去两年苹果收购价格较高,果农的种植积极性明显增强,施肥、管理投入较往年均有所提高,以山西为例,水溶肥的投入较去年翻倍的情况较多,果农保果意愿很强,多套袋的情况明显,水溶肥的投入增加,一方面是增大了果实的个头,相当于单产的提高,但苹果的耐储藏周期有所缩短,今年西部产区水烂的情况明显,普遍反馈是和近些年水溶肥的大量使用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明年5月份之前的供应压力。
3、考虑到去年我国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影响,柑橘、苹果、梨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减产,今年大概率三大传统水果均有恢复性增产,另外8月中旬早熟苹果陆续大量上市,短期对于冷库富士会形成一定冲击,但考虑到过去2年客商和果农存货分别都赚取了较高利润,今年晚富士下树后存在抢收预期,短期节奏上仍维持震荡判断,中期考虑逢高做空远月合约为主。
农产品组:
张磊
Z0019369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