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早评 | 2024年1月19日
品种:原油、PTA/MEG、纯碱玻璃、甲醇、聚烯烃
原油
供应端:中东地缘风险仍然看不到快速平息方案,美国原油产量或因为寒潮降低,沙特继续坚持减产。
需求:零售数据使降息预期继续回拉,海外通胀反弹和国内通缩风险并存,美国表需有走强迹象。
库存端:截至2023年1月12日,EIA报告显示商业原油库存下降249.2万桶/日,汽油库存上升237万桶/日,精炼油库存上升308万桶/日。
观点:尽管宏观预期未完全好转,但表需开始回升,原油结构开始转强,短期或偏多看待。
PTA/MEG
PX-PTA:供需双强,跟随油价
供应端:PTA开工回升到84%,供应预期偏宽松。
需求端:聚酯负荷89.4%,同比往年偏高,但进入淡季预计聚酯库存压力将显著提升。。
库存:PTA和PX有累库预期但短期矛盾不明显,一季度存在累库预期。
观点:下游需求仍高,短期无大矛盾,一季度存累库压力,PTA相对原油估值已经偏高,有一定估值压缩的潜力。
MEG:煤化工大量复产,涨势或接近尾声
供应端:开工率大幅回升到65%,沙特7装置复产,但美国146万吨装置因寒潮停车,预计一季度进口仍将下降。
需求端:聚酯负荷89.4%,同比往年偏高。需求端有韧性
库存端:截至1月15日,华东主港库存为97.2万吨,持续去库。
观点:国内负荷回升较快,EG偏强行情或接近尾声。
纯碱玻璃
1、市场情况
玻璃:全国浮法玻璃均价2023,较1月11日-6,环比-0.28%;本周全国周均价2026,较上周(2024)上涨2。本周国内浮法玻璃现货市场成交重心继续上行,各区域表现略有差异,北方区域受赶工即将收尾及市场情绪降温影响,部分厂家推出冬储政策,市场成交重心下移,南方正值赶工支撑,一定需求支撑叠加部分货源紧俏下,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另有部分区域不温不火下整体维稳为主,下游刚需采购。
纯碱:本周,国内纯碱市场走势弱势震荡,价格坚挺,成交改善。供应端,个别企业负荷波动,产量及开工呈现下降趋势,预期下周产量69+万吨,开工率89+%。当前企业待发订单基本到月底,大部分企业库存震荡运行,出货近期有所提振。现货价格底部徘徊,个别企业底部窄幅上调或封单。需求端,纯碱需求缓和,现货平稳,下游节前备货预期。从目前了解看,轻质需求好转,低价成交活跃度提升,重质纯碱下游表现一般,按需为主,区域不同,库存也有差异。对于部分轻质下游了解,目前装置运行基本上稳定,开工表现较高,纯碱消费波动不大,原材料纯碱库存维持7-13天不等,个别的有高的,近期采购。现货价格波动及纯碱后市预期,节前备货量或有影响,情绪相对谨慎。
2、市场日评
当前玻璃库存处于中性偏低位,供给处于历史较高位,玻璃刚需仍较好。后市面临最大的压力在于高供给,需求匹配供给难度较大,基础玻璃需求已在大幅下降的边缘,需求变量在延迟竣工,依赖政策保交楼和新房销售。预期后市玻璃大方向偏空,但仍存保交楼爆发的可能性,目前趋势性行情还需数据验证,建议关注春节后终端订单情况,当前盘面以贴水现货,不建议继续持续追空,区间操作。
纯碱产能大幅增加,产量逐步释放,刚需过剩,社会库存已补到一定高度,价格可能再次考验成本,建议逢高卖出,关注供给端消息。传部分厂家封单,在供给没有受影响的情况下,封单或只能影响短期情绪,长期仍是向下的。
甲醇
甲醇:
供应端:隆众数据截至1.18日,国内81.59%,环比增2.2%,近两周开工逐步兑现,下周预计还会上升1-2个百分点。海外开工62.13%,主要是伊朗装置停车多,其他马油仍未恢复。
需求端:截至1.18日,下游加权开工77.6%,降1.5个百分点,其中MTO开工率在88.39%,下降1.1个百分点,本周新增青海开车,但整体仍下降。传统下游开工49%,降1个百分点(除MTBE其他均下滑),预计将继续下降。
库存:截至1.17日,港口库存78.14增5.1万吨,工厂库存36.73减2.16万吨,到港量35.26万吨,增9.74万吨(天气影响逐步退去)。
观点:甲醇自身的供需预计偏弱,但矛盾还在累积(当前进口压力受大雾影响延后,开工回升偏慢)。因此在库存压力不大情况下,为煤炭定中枢、供需定区间格局。但随着近两周需求明显下滑,若上端气头检修逐步回归,累库压力将上升。但目前看主驱动仍在煤炭端,基本面还需要兑现一定累库后才有进一步驱动(港口已开始累库),短期在煤炭较稳,宏观预期偏暖下不过分看空,中期压力仍较大。考虑反弹试空。
PP
PP日评:
供应端:截至1.18日,PP开工率86.65%较上周上升3个百分点,但仍在同期低位,前日新增宁波金发40万、福建联合33万短停,预计本周将有90万吨装恢复。海内外价格整体持稳,进口窗口关闭。
需求端:截至1.18日,除BOPP行业开工无变化外,其他行业如塑编、注塑、PP管材、CPP、PP无纺布等开工均小幅下降。PP下游行业平均开工下降0.52个百分点至52.39%,较去年同期高21.38个百分点。
库存:石化聚烯烃库存58.5万吨,较昨日降0.5万吨,比往年同期高10.5万吨。截至1.18日PP中、上游库存继续小幅下降。
预测:PP供需双弱,四季度新投压力延后,目前开工上升中。PP的潜在供应压力一直较大,但低开工加延迟投产,一定程度化解了供应压力;同时边际供应多,成本端的变化更敏感。与PE相比较,PP仍更弱。一是供应开工弹性、新增预期大;二是PP下游相比较更弱一些。但也要关注成本端甲醇、丙烯。适合做空配品种。
PE
LLDPE日评
供应端:截至1.18日PE开工率86.33%,较周末下降2.5个百分点,前日新增中韩、独山子、兰州石化合计127万吨装置停车,但预本周仍将有227万吨装置恢复。进口窗口关闭,本周新增浙石化、大庆石化停车,但整体重启更多,开工小幅上升。
需求端:截至1.18日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微增。其中农膜整体开工率持稳;PE管材开工率较前期下降;PE包装膜开工率较前期上升;PE中空、注塑开工率较前期持稳。
库存:石化聚烯烃库存58.5万吨,较昨日降0.5万吨,比往年同期高10.5万吨。截至1.18日,PE中、上游库存微降。
预测:PE是整体供需双稳,进口窗口关闭,供应逐步恢复中。供应近期持续回升,需求较平,但供需压力不大,特别低价会吸引农地膜补库,基本面驱动不强,主要看国内新的宏观指引/终端反馈,其次关注原油走势。事件影响边际减弱,本轮回调已基本消除了事件影响的溢价,预计震荡为主,跟随宏观预期。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