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池提出多重要求 需满足“三高+1经济”【SMM铅锌峰会】

2024-04-22 16:10:10
SMM上海有色网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在SMM主办的2024 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铅酸蓄电池技术论坛上,中国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忠亮讲述了“新型电网背景下蓄电池技术创新的思考”的相关话题。

背景

习总书记提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

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

“双碳”目标形成的低碳约束要求电力系统的能源供应体系由传统化石能源为主体向非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

具有高度灵活性以适应风光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

风光等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促使新型电力系统波动性、不稳定性增强。

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

新型电力系统将实现电力设备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并构建连接发电、输电、用电、储能等各环节电力设备的智慧物联系统。

储能是必须环节

储能就是利用专门装置与系统将能量储存,在需要时将能量释放,实现能量在时间和(或)空间上的转移,这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必须环节。

电化学储能技术进步: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不断创新,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将得到显著提升。

混合储能技术发展: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混合储能技术将得到广泛关注。如锂离子电池与铅酸电池、锂电池与超级电容等组合,可提高系统性能,降低成本。

铅酸蓄电池若是想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更加可靠、长寿命的需求?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蓄电池技术创新探索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及重大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遵循,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蓄电池技术创新1

蓄电池技术创新1——目标是提高蓄电池性能质量,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蓄电池技术创新2——蓄电池组SOC和PSOC及蓄电池寿命影响因素的研究,目标是提高蓄电池在荷电状态下的可估性,满足未来备储一体的新应用方式。

蓄电池技术创新3——蓄电池组配合直流电源系统的数字化运维管理的研究,目标是加强蓄电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蓄电池技术创新4——蓄电池组备储一体化运行的可行性研究,目标是降低电池充电电压,降低电池充电温度,提高电池可靠性,稳定性,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蓄电池技术创新6——电力系统多站融合体系对蓄电池技术要求的研究,目标是根据电力系统具有多站融合的建设特征,开展蓄电池系统“备储一体,一专多能”,满足多站融合体系下的负荷需求。

总结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池需求——高安全、高效率、长寿命以及经济性。

来源:SMM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99期货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