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过后,受基本面、政策面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棕榈油期价持续走低,主力合约2509更是触及近7个月以来新低。
棕榈油主产区东南亚一年中存在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通常,每年3—10月为旱季,此时天气晴朗、降水较少,适宜开展生产作业,为棕榈油的增产周期;而11月至次年2月进入雨季,持续降水导致田间作业受阻,为棕榈油的减产周期。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发布的3月月报显示,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138.7万吨,环比增长17%,同比持平。尽管MPOB4月月报尚未公布,但据SPPOMA高频数据预测,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有望环比再增17%,同比提升8%。从当前数据趋势来看,棕榈油大概率已进入季节性增长周期,预计后市供应将逐步增加。
自去年8月底印尼宣布将于今年年初实施B40政策后,棕榈油价格便持续攀升。截至去年12月中旬,棕榈油最高突破10000元/吨关口,涨幅达40%;同期豆油涨幅仅为24%,豆油和棕榈油价差严重倒挂,最高时倒挂幅度超过2000元/吨。尽管此后棕榈油价格回调,豆油和棕榈油价差倒挂程度收窄,但高价位与价差仍对棕榈油需求形成显著抑制。
2024年,印度、中国和欧盟27国的棕榈油进口量分别为888万吨、438万吨和38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1.6%、29.2%和16.2%。鉴于当前豆油和棕榈油价差持续倒挂,预计2025年棕榈油需求仍将受到抑制,更多被豆油等其他油脂替代。
正常情况下,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增产周期后,主产国出口量通常会随之增加。然而,受高价棕榈油抑制下游需求影响,今年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并未显著增长。根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3月月报数据,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100.5万吨,环比仅增长1%,同比下降24.3%,增幅远低于同期产量。此外,ITS高频数据显示,预计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5.1%,仍明显低于产量增幅。
受出口量显著低于产量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局3月月报显示,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达156.3万吨,环比增长3.4%。结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与出口量的高频数据分析,预计4月该国棕榈油库存将持续攀升,较往年更早进入累库周期。
2024年8月底,印尼政府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推行B40政策,要求在柴油中强制掺混40%的生物柴油。
根据印尼政府规划,2025年生物柴油分配额度为1560万千升,折算后约需1357万吨生物柴油,对应棕榈油生产原料需求达1419万吨,较2024年增加223万吨,增幅近20%。这一政策成为此前推动棕榈油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然而,B40政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阻碍。由于棕榈油与柴油价格长期倒挂,印尼推进B40政策高度依赖财政补贴。据印尼棕榈油基金机构去年11月测算,2025年政策所需补贴规模达47万亿印尼盾,而棕榈油出口费预期收入仅约21万亿印尼盾,财政缺口显著。尽管今年1月7日印尼签署B40实施法令,明确为公共部门(PSO)的755万千升生物柴油提供补贴,但非公共部门约805万千升生物柴油义务未纳入补贴范围。此后,印尼未出台更多B40政策推进措施。由此推测,当前B40政策落地效果或远不及预期,棕榈油需求提振力度也将相应减弱。
总体来看,供应端,随着主产区步入季节性增产周期,棕榈油后市供应将逐步增加;需求端,受豆油、棕榈油价差倒挂及原油价格下行影响,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此外,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印尼B40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推进力度也有限。因此,笔者认为,棕榈油价格已进入下行周期。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