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调研方式
中泰期货生鲜调研团队本次重点了解新疆红枣主产区所处物候期,二茬果生长状态及三茬花坐果情况,主要调研区域为新疆阿克苏温宿县,阿拉尔11团、13团、14团,图木舒克44团、45团、46团、48团、50团,喀什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吐曼塔勒乡、尕孜库勒乡、克孜勒阿瓦提乡。
在每个红枣产区,我们选取一定的样本点,对枣园生长状态进行了分类描述,分为正常及偏多、偏差、比较差、极差等状态。
其中,偏多代表坐果状态好,增产10%以上;正常代表坐果情况与正常年份基本持平;偏差代表坐果略差,减产10%左右;比较差代表坐果很差,减产在30%左右;极差代表坐果极少,减产50%甚至更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坐果情况是与正常年份对比得出的结论,不同产区的正常产量基准存在差异;坐果情况的预测基于后期无极端天气影响的前提;我们对地块坐果情况的表述包含个人主观判断,具体评判方法为:通过咨询有经验的种植专家及具备多产季调研经验的研究员,结合以下指标对枣园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株间距、一二茬果占比、三茬果占比,以及枣树上下层枣吊的挂果情况。
B 调研内容
阿克苏产区(温宿县、实验林场、空台里克)
阿克苏产区:阿克苏产区整体气温较其他产区偏低,水资源丰富,种植模式为“矮化密植”,且该区域为“单产全疆最高”。但由于气温稍低,易受雨水、冰雹影响,阿克苏红枣普遍干度一般,品质稍差,收购均价偏低。弘毅物产数据显示,阿克苏产区红枣总产量10万吨,其中,阿克苏市、温宿县各4万吨,占阿克苏产区红枣总产量的80%。本次调研主要区域为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实验林场、空台里克。
温宿县、实验林场:温宿县、阿克苏实验林场红枣产量8万吨,调研期间枣树处于二茬果生长(绿豆至花生粒大小)、三茬花坐果阶段,果园水源充足、环割时间在6月13至22日。据介绍,少数枣园正常年份产量达500公斤/亩,多数枣园产量为700~800公斤/亩。多数枣园管理较精细,少数枣园管理有限。今年调研地区不缺水,多数枣园产量正常,部分因打药或者管理不精细的枣园坐果较正常年份偏少。温宿县阿克库木勒克附近的枣园以家庭农户为主,户均大约20亩,管理较为精细,果园特别干净,水资源充足,枣园投入较大。从调研样本看,调研期间共调研9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5块(占比55.6%),偏差地块3块(占比33.3%),极差地块1块(占比11.1%)。总体上看,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果园占比50%以上,绝大多数地块基本上偏正常,只有一块果园减产预计50%以上,是枣农打错农药导致。
空台里克农场:据了解,空台里克枣园面积2万亩,以枣农承包制为主,每家果园面积几十亩不等,管理水平不同,地块之间表现不一。空台里克农场位于阿克苏市和阿拉尔市之间,水源不太充足,枣园均铺设滴灌,与大水漫灌的枣园相比,空台里克产量偏低。从调研样本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10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6块(占比60.0%),偏差地块2块(占比20.0%),比较差地块2块(占比20.0%)。从数据上看,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占比在半数以上,偏差和比较差地块占比偏少。正常枣园多数为二茬果,三茬花够用;减产的原因是株间距较密,通风不畅,导致二茬果偏少,空吊偏多导致。
阿拉尔产区(11团、13团、14团)
阿拉尔产区:弘毅物产数据显示,阿拉尔各团场枣园是由兵团农一师统一指导管辖,由于规模化种植,资源调配灵活度稍差,单产略低于阿克苏地区;所产红枣干度、品质略优于阿克苏,一般收购价格高于阿克苏。总体上,阿拉尔正常年份红枣总产量约14万吨,分别为11团4万吨、12团1.5万吨、13团4万吨、14团3.0万吨及其他团场1.5万吨。本次主要调研11团、13团、14团。
11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处于二茬果生长期、三茬花坐果期。11团部分连队靠近沙漠,以滴灌为主。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23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16块(占比69.6%),偏差地块5块(占比21.7%),比较差地块2块(占比8.7%)。从数据上看,11团正常果园占比较多,偏差地块占比在20%以上。今年虽然不缺水,但是部分连队靠近沙漠,以滴灌为主,浇水的效果不如漫灌,轻微减产的园子主要是一二茬果较正常年份偏少,部分下层枣吊有空吊现象。
13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处于二茬果生长期(多数呈绿豆以上大小,个别二茬果呈小拇指大小)、三茬花坐果期。13团灌溉以漫灌为主,环割时间为6月中下旬。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13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8块(占比61.5%),偏差地块3块(占比21.3%),比较差地块2块(占比15.4%),13团北部枣园处于正常年份,南部枣园部分确实存在空吊和一二茬果坐果不好的情况。数据显示,正常及偏多、偏差地块占比超过80%,只有极少数枣园有30%左右的减产幅度。整体看,13团枣园属于正常偏差状态。
14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处于二茬果生长期(多数呈绿豆以上大小,个别二茬果呈小拇指大小)、三茬花坐果期。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9块枣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7块(占比77.8%),偏差地块2块(占比22.2%),比较差地块0块(占比0)。14团没有比较差、极差的枣园,整体上预计产量正常。
图木舒克地区(44团、46团、48团、49团、50团)
图木舒克产区:弘毅物产数据显示,图木舒克是新疆红枣产量最大的地区,正常年份产量约18万吨。兵团第三师的灰枣主要种植于44团(2.5万吨)、45团(4万吨)、46团(1.5万吨)、48团(4.5万吨)、49团(2.5万吨)、50团(0.8万吨)、51团(0.5万吨)、伽师总场(1.0万吨)。图木舒克种植收益较高,品质较好,是最核心的灰枣产区。
44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二茬果多数呈小拇指大小,少数呈绿豆至花生米大小,三茬果呈坐果初期状。调研得知,44团枣农管理整体较好,在2023年大减产的情况下,44团轻微减产。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15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10块(占比66.7%),偏差地块4块(占比22.7%),比较差地块1块(占比6.7%)。少数果园由于株间距较密,导致下层枣吊空吊偏多,44团枣园预计产量正常。
46团调研情况:调研结果显示,46团枣园减产较严重。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15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4块(占比26.7%),偏差地块3块(占比20.0%),比较差地块7块(占比46.7%)、极差地块1块(6.7%)。从数据得知,46团整体产量差,正常及偏多、偏差地块不足50%。超过一半的地块减产较严重,主要原因是46团一茬花坐果期间受天气影响较大,且多数地块株间距较密,管理不善,导致下层空吊较多,一二茬果整体数量偏少,三茬花整体一般,多重因素使得46团枣园整体产量较正常年份明显减少。
48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一茬果偏少,二茬果多数呈小拇指大小,三茬果呈坐果初期状。48团枣园树间距较大的占比较高,所以调研较轻松,能够清楚地看到上下层的各茬果。据6月下旬调研的研究员表述,当时48团一茬果较差,但是经过半个月的生长,当前恢复较好。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16块果园,其中正常及偏多地块11块(占比68.8%),偏差地块4块(占比25%),比较差地块1块(占比6.3%)。48团枣园二茬果生长状况较好,能够抵御后期不良天气影响。整体上看,48团枣园生产属于偏正常年份。
49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二茬果多数呈小拇指大小,少数呈绿豆至花生米大小,三茬果呈坐果初期状。据了解,49团平均亩产在图木舒克地区处于偏高水平。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24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17块(占比70.8%),偏差地块5块(占比20.8%),比较差地块2块(占比8.3%)。49团管理整体较好,株间距较大的果园一二三茬果较多,多为正常及偏多果园;株间距较密的果园,个别下层空吊偏多,轻微减产,49团果园预计产量正常。
50团调研情况:调研期间,枣园二茬果多数呈花生粒至小拇指大小,三茬果呈坐果初期状。部分连队存在缺水情况,且多数果园株间距过密。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10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6块(占比60%),偏差地块3块(占比30%),比较差地块1块(占比10%)。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地块株间距过密,导致下层枣吊普遍出现空吊现象。综合来看,50团90%的果园处于正常至微差水平,整体产量或略低于正常年份。
喀什地区(麦盖提)
喀什地区:喀什地区多为沙土地,温度比阿克苏地区高,当地红枣种植密度相对合理,在种植管理上投入更多,所产红枣整体肉质更饱满,个头更大,干度更好,正常年份亩产可达800公斤左右,整体品质优于阿拉尔周边红枣。喀什地区红枣产量13万吨,其中麦盖提为主产区,约8万吨。
麦盖提调研情况: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四个主要产区乡镇分别为央塔克乡(2万吨)、吐曼塔勒乡(2万吨)、尕孜库勒乡(1万吨)、克孜勒阿瓦提乡(2万吨)。这四个乡镇正常年份亩均产量不高,不少地块存在田间管理较差、套种、树龄偏大、株间距过大、树势偏弱等问题。调研期间发现,各地块表现不均:虽然多数地块产量正常,但个别地块减产较严重。
具体来看,央塔克乡和吐曼塔勒乡枣园整体表现优于尕孜库勒乡和克孜勒阿瓦提乡——前两地管理较差的枣园减产幅度仅10%~20%,且存在部分产量超过正常水平的枣园;而尕孜库勒乡、克孜勒阿瓦提乡的减产果园减产幅度更大。
从调研样本上看,调研期间共计调研23块果园,其中,坐果情况正常及偏多地块17块(占比73.9%),偏差地块3块(占比13.0%),比较差地块2块(占比8.7%)、极差地块1块(4.3%)。从数据上看,麦盖提枣园生产属于偏正常年份,但是局部果园有减产预期,主要分布在尕孜库勒乡、克孜勒阿瓦提乡。
C 调研总结
绝大多数产区,红枣预估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基本持平或略微减产
中泰期货生鲜调研团队对阿克苏、阿拉尔、图木舒克、喀什等红枣主产区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除46团及部分产区地块存在减产之外,绝大多数产区红枣预估产量虽不及2024年,但与正常年份相比基本持平或略微减产,主要原因是7月初的高温预期未成现实,7月1—10日最高气温总体正常。
调研发现,减产果园存在统一特征:除人为因素之外,主要与树间距过密、通风不良、树下层枣吊空吊现象有关。具体表现为:一二茬果量偏少,三茬花数量不足。减产主因系人为管理不当及枣园自身条件不佳,部分区域还受沙尘天气和阶段性高温影响导致一茬果受损。后期若无连续极端高温天气,预计调研区域产量或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红枣产区水源相对充足
产区间因地理位置和灌溉习惯差异采用不同灌溉模式:图木舒克45团、46团及阿拉尔13团等产区采用渠灌;图木舒克44团、49团等产区采用滴灌。调研显示,绝大多数枣园未出现缺水迹象,仅图木舒克50团部分位于水渠下游的连队存在供水偏紧情况。
枣农管理积极性较高
2023/2024产季虽产量偏低但单价较高,2024/2025产季产量同比大增而单价走低,总体来看,两个产季果农收益均较为可观。新季受上一产季丰产导致树体养分储备不足,以及6月中旬一茬果遭遇风沙与偏高温度双重因素影响,市场普遍存在减产预期。在此背景下,多数枣农积极开展田间管理。截至7月上旬,枣农已完成喷药(5次左右)、灌溉(3次以上)等作业,管理积极性高于往年同期,反映出枣农对枣园管理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环割时间较早的枣园,产量预计较高
调研期间获悉,新疆红枣产区第一次环割时间集中在6月14日至23日。部分枣农选择较早环割(6月14日前后),其枣园呈现一二茬果占比偏高且三茬花数量正常的特征。另有部分枣农因担忧风沙及高温天气影响,推迟至6月20日以后进行环割,此类枣园则表现出一茬果偏少、三茬花较多的现象。据调研分析,环割时间越早的枣园,其产量相较于晚环割枣园存在明显优势。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