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回归现实逻辑 锰硅高位调整

2025-08-05 09:40:22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受益于“反内卷”带来政策利好预期提振,7月以来黑色金属集体上行,锰硅期现价格同样跟涨。然而,月末政治局会议结束,强预期兑现,市场运行逻辑回归产业端,当前锰硅供需格局表现偏弱,且成本推涨难续,锰硅上行趋弱,价格开启高位震荡调整。

利多因素发酵,锰硅低位回升

7月权益市场与商品市场均迎来上涨,主要是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利好预期,国内工业品集体上行,尤以光伏相关品种最为明显,黑色金属表现同样亮眼,全品种期价均录得显著上涨。不过,“反内卷”仅是黑色上涨的触发因素,本轮上行存有产业和宏观基础。具体来看,淡季黑色产业矛盾累积有限,而部分品种跌至边际成本附近,叠加“反内卷”引发市场对供给侧改革预期,为此,品种低价与政策预期共同引燃市场看多情绪,黑色金属触底回升。

图1:国内商品指数走势

锰硅价格同样跟涨。截至8月4日,锰硅主力期价收于5972元/吨,7月以来累计上涨5.18%,期间最高更是涨至6414元/吨,刷新自3月中旬主力合约价格新高。期价强势带动现货上行,但涨幅相对偏低,基差有所走弱。截至8月4日,内蒙古、宁夏、天津等地价格分别为5720元/吨、5700元/吨、5850元/吨,同期分别上涨170元、190元、250元。同时,主流钢厂招标价格同样上行,河钢7月招标价为5850元/吨,环比增200元,且供应商挺价意愿依然较强。此外,本轮锰硅上行时地区价差迎来显著变化,其中宁夏、天津地区涨幅要明显大于主产区内蒙古,多因投机需求放量所致。

除强预期驱动之外,成本抬升同样助推锰硅价格上行。本轮黑色上涨过程中双焦表现最强,成本端给予锰硅支撑。得益于超跌修复以及贸易环节正向反馈,焦煤期现价格低位强势反弹,主力期价低位累积涨幅一度超60%,同时通关口岸蒙煤现货价格同样大幅上涨,继而带动焦炭价格上行,目前四轮提涨已落地,继而带动锰硅成本有所抬升。截至7月31日,钢联统计北方、南方大区锰硅生产平均成本较上月末值分别增加201.7元、301.8元。

此外,行业开展“反内卷”会议,期间传出达成减产共识,市场情绪达到顶点,锰硅期价一度强势涨停。锰系头部企业主办“共筑健康生态:应对行业恶性内卷专题研讨会”,旨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倡导合法、公平的行业竞争环境。内蒙古、宁夏、山西三地主力大型锰系铁合金生产企业近百人参会。为响应国家相关部委号召,与会企业初步达成两项共识:高、中、低、微碳锰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30%;硅锰合金生产企业节能减排40%,推动锰系合金市场供需平衡。鉴于锰矿市场处于相对低位,为保障减产后生产成本稳定,参会铁合金生产企业主动扩大锰矿储备量。目前从港口现货到海漂期货,已锁定近百万吨原料,以应对未来市场波动。

强预期兑现有限,乐观情绪迎修正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和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相比,政治局会议在相关措辞上去掉了“低价”,之前的“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表述也变成了“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市场对于反内卷政策推进预期存在一定反复。另外,此次政治局会议没有直接提到房地产,只是提到“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市场对于房地产出台政策宽松的预期有所减弱。此外,近期公布的PMI数据不及预期,7月份值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对市场情绪形成一定冲击。

受此影响,锰硅市场情绪同样转弱,且运行逻辑易切换至产业端。现阶段,锰硅现实格局表现弱稳,直接体现便是库存有所去化。主要环节库存均有所下降,尤以交易所仓单量降幅最为明显,而钢厂库存延续低位,相应的生产企业库存高位回落。淡季钢厂生产积极,刚需表现尚可,叠加投机需求放量,继而带来锰硅库存去化,压力有所缓解。具体来看,截至8月1日当周,钢联统计锰硅生产企业厂内库存总量为16.40万吨,已连续四周降库,高位累计下降5.73万吨。不过,当前水平依旧位于年内高位,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增6.00万吨。同时,钢厂锰硅库存也低位去化。钢联调研全国钢厂7月锰硅库存可用天数为14.24天,环比下降1.25天,多因刚需表现良好,继而使得钢厂锰硅库存低位持续下降,但钢厂仍沿用低库存生产策略,大幅补库动能不强,利好效应有限。此外,交易所仓单库存高位持续去化。截至8月1日,郑商所锰硅仓单量77854张,有效预报为542张,折锰硅重量为39.20万吨,较6月末值分别下降10878张、增340张、减5.27万吨。整体来看,锰硅库存高位有所去化,多因刚需良好叠加投机需求放量所致,库存压力有所缓解。

锰硅供应持续回升

不过,锰硅供应不断回升,5月中旬以来锰硅企业复产积极,产量迎来显著回升。7月锰硅产量大幅回升。钢联数据显示2025年7月锰硅产量为81.96万吨,环比上月增6.73万吨,增幅为8.94%,大幅回升并连续两个月增加;但依旧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减16.84万吨;1-7月累计产量为571.08万吨,同比下降5.39%,减量主要出现在二季度,多因亏损倒逼企业减产所致。此外,高频数据显示锰硅企业生产趋稳,供应维持相对高位。截至8月1日当周,钢联统计的全国187家独立锰硅企业开工率为42.18%,日均产量为27260吨,自5月中旬持续回升,低位累积分别增加8.58%、4010吨。不过,目前水平依旧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值,同比分别下降14.61%、2890吨。细分产区来看,主产区积极复产,内蒙古、宁夏最新日均产量分别为14390吨、5970吨,环比6月末值分别增540吨、570吨,两者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同比增160吨、减290吨。此外,7月云南产量持续增加,最新日均产量为2220吨,较6月末值增550吨,近两个月产量回升显著,多为丰水期带来季节性回升。除此之外,其他地区产量延续弱稳运行,整体变化不大,其中广西日均产量为915吨,低位回升160吨,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锰硅价格上涨后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供应料将维持高位。截至7月30日,钢联统计北方、南方大区锰硅生产成本分别为5862元/吨、6212元/吨,较上月末值分别增180元、216元,但现货价格上行幅度大于成本抬升,现货利润大幅改善,北方大区由原先每吨亏损超200元转为当前盈亏平衡,而南方大区7月亏损幅度收窄146元,主产区更是重回盈利局面。

图2:全国锰硅日均产量(单位:吨)

锰硅需求弱稳运行

与供应表现不同,锰硅需求延续弱稳运行态势。钢市步入传统淡季,尤以建材需求表现最为疲弱,为此螺纹钢产量持续回落,对锰硅需求产生影响。截至8月1日当周,钢联五大材周产量为867.42万吨,较6月末值下降13.67万吨;折锰硅周度需求量为12.37万吨,较6月末值减1.72%,且继续位于年内、同期低位,同比降幅为0.82%。相对利好则是7月主流钢厂招标量价齐升,多因淡季钢厂盈利状况良好,刚需表现尚可。

目前来看,淡季钢价上涨使得钢厂盈利状况持续向好,钢厂生产积极,钢材供应将维持高位。截至7月25日当周,钢联247家样本钢厂中盈利钢厂占比为63.64%,高位持续攀升,较上月末值增4.33%,显著好于往年同期。相应的短流程钢厂盈利状况同样好转,亏损钢厂占比大幅收缩,77家建筑钢材独立电弧炉钢厂中亏损占比为14.05%,环比上月末值下降19.83%。同时,淡季钢材和原料虽共振上行,但即期成本核算下钢材品种吨钢盈利依旧扩大,华东、华北长流程钢厂均维持良好利润,且平电成本下华东短流程钢厂也开始盈利。总之,鉴于钢厂盈利状况良好,生产相对积极,对原料需求有所支撑,但钢材品种间供应延续分化,锰硅需求料难有明显增量,且需提防重大事件临近限产带来冲击。

综上,得益于刚需高位与投机需求释放,锰硅库存迎来去化,尤以交易所仓单去化最为明显,但锰硅自身供需格局表现偏弱,盈利改善叠加过剩格局未变,锰硅供应持续回升,相反需求表现弱稳,供增需弱局面下锰硅基本面表现依然不佳,若市场运行重回产业端,则锰硅价格易承压走弱。

锰矿供需格局在变,成本支撑难续

7月黑色上涨过程中双焦表现最强,成本端给予锰硅支撑。得益于超跌修复以及贸易环节正向反馈,焦煤期现价格低位强势反弹,主力期价低位累积涨幅超60%,而口岸蒙煤现货价格同样低位大幅上涨,继而带动焦炭价格上行,目前四轮提涨已落地,后续上行空间有限,焦炭强势在成本端给予锰硅支撑。不过,锰硅成本主导因素在于矿端和电价,而近期锰矿多数平稳运行,电价变化也不大,锰硅成本抬升幅度有限。据钢联统计北方、南方大区锰硅生产平均成本7月分别增加180元、216元。

现阶段,锰矿供需格局迎来变化,由年初供应偏紧逐步转为过剩局面,直接体现就是港口库存低位持续回升。截至7月25日当周,国内港口锰矿库存总量为449.50万吨,较6月末值增27.10万吨,自4月开启累库态势,低位累计增98.4万吨。目前来看,锰矿库粗增加多因供应增加所致,锰矿发运不断高位攀升,最新一期发运量为111.24万吨,再度刷新年内单周新高。增量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支撑,其一是south22产能恢复带来澳矿发运增加,6月下旬周均发运量超15万吨,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南非发运居高不下,最新一周发运量为73.65万吨,显著高于同期水平,同时加蓬发运量也是高位趋稳。

与供应持续攀升不同,锰矿需求表现弱稳。尽管锰硅价格上行虽带来生产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但其原料采购多以按需为主,锰矿需求维持平稳,港口疏港量变化不大。截至7月25日当周,国内港口锰矿疏港量值为51.64万吨,较上月末值下降6.96万吨,延续回落态势。

焦炭强势上行给予锰硅支撑,但主导锰硅成本因素源于矿端和电价,当前电价表现趋稳,而锰矿供需格局在变,供应高位攀升,相反需求表现弱稳,供增需弱局面下锰矿价格易承压,成本推涨持续性有限。

图3:锰矿周度发运量(单位:万吨)

综上所述,受益于乐观预期与焦炭强势带来的成本支撑,前期锰硅价格低位上行。不过,强预期兑现有限,市场运行逻辑易切换至产业端,而目前锰硅供需格局相对偏弱,产业矛盾易累积,且矿端也无利好,成本推涨难续,产业逻辑主导下锰硅走势预计高位震荡整理,重点关注行业有关反内卷政策执行情况。(作者投资咨询证书:Z0011688)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