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股市走强 债市仍有“逆风”

2025-08-26 09:00:24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近期股市走势偏强,债市几度遭遇“逆风”环境,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上周初,在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防范资金空转”背景下,市场预期偏谨慎,叠加税期资金面收敛、股市持续偏强,债基赎回量明显增加,债市超预期大幅调整。之后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1.8%,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限,债市存在小幅修复动能,但债市情绪仍偏谨慎,几度反弹受阻。

从调整幅度看,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7月初分别上行14BP和23BP,至1.7818%和2.0775%,1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上行3.6BP,收益率曲线走陡。

从宏观角度看,当前债市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融资需求偏弱、资金面合理充裕依然是重要支撑。

第一,7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延续总量和结构分化特征,政府债发行仍是主要贡献,而实体融资需求仍偏弱,企业和居民加杠杆动力不足。一方面,地方政府化债、“反内卷”对企业贷款需求形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房地产成交再度减速,居民贷款需求回落。后续贷款贴息政策有助于拉动居民短期贷款和企业贷款增长,但弹性仍需观察。四季度政府债对社融的支撑或减弱。

第二,7月经济数据显示,需求侧走弱压力显现,生产端保持韧性。投资下滑较为显著,基建和制造业增速均转负,房地产投资降幅也明显扩大。同时,消费端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仍然存在,前期补贴政策有所退坡,居民消费动能有一定收敛。“反内卷”政策“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的定调对投资及生产均可能形成一定负面扰动,投资端也可能受天气、支出节奏等影响。

第三,当前经济总量偏强,年内完成增长目标压力不大,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通胀预期底部回升且外部压力缓解,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当前货币政策处于“舒适区”,短期央行没有主动宽松的动力。且贷款贴息政策有一定的定向降息替代效应,三季度降准降息概率进一步降低。不过货币政策也不具备收紧的基础,仍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抉择,保持资金面合理充裕。

不过,存量政策落地加快,从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消费贷款贴息,再到5000亿元“准财政”工具落地在即,政策强预期及股市向好仍对债市形成明显压制。

近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体现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支持扩消费的意图,也有一定定向降息的替代效应,通过进一步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同时作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支持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能起到稳就业的作用。

另外,5000亿元“准财政”工具落地在即。近期部分地方进一步梳理出入库项目清单,明确申报基金金额,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作为可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准财政”功能可以起到杠杆的乘数效应,加快项目落地并拉动实际投资。上半年政府债发行较快,下半年有望进入实物工作量落地阶段。后续不排除“准财政”金融工具进一步扩容的可能,比如支持范围扩展至城市更新、服务消费等领域。

今年年初以来,市场经历了股债“跷跷板”、股债双牛、股债“跷跷板”三个阶段:一季度资金面收紧,经济修复预期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向好、债市下跌;二季度外部扰动增加,央行降准降息,股债双牛;三季度以来,政策偏强推动基本面预期向好,市场风险情绪好转,再度形成股债“跷跷板”行情,后续该行情是否持续在于经济基本面好转预期能否传导到现实,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1.8%关口后,上行空间有限,债市有小幅反弹的动能,但在股市偏强、债市情绪偏谨慎背景下,反弹空间有限。不过,后续随着资金利率上行受限,股债市场的相关性将逐步弱化。(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