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加之供应偏紧、需求增长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天胶价格偏强运行。
8月18日至22日当周,天胶期现货价格震荡下跌,但原料价格依然坚挺。钢联数据显示,8月22日,国际市场合艾杯胶FOB价为49.5泰铢/千克,周环比下跌0.3泰铢/千克;云南产全乳胶上海市场主流价为14700元/吨,周环比下跌200元/吨;沪胶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5625元/吨,周环比下跌280元/吨。
供应方面,产区降雨量环比增加,国内天胶库存进一步收紧。目前天胶产区正处于割胶季节,8月是泰国和国内产区的降雨高峰。美国气象局数据显示,8月1日至22日,泰国降雨总量达236.4毫米,月环比增加约7.7%;中国云南降雨量为342毫米,月环比增加约3.95%。降雨天气影响割胶作业,导致原料供应延迟。
根据钢联数据,8月22日,合艾胶水FOB价周环比上涨0.8泰铢/千克,胶水与杯胶的FOB价差为5.5泰铢/千克,较上周扩大1.1泰铢/千克,显示原料供应偏紧。
库存方面,天胶期现货库存周环比均有所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至7月,国内进口天然橡胶总量约360万吨,同比增长21.82%;7月单月进口量约为47.5万吨,虽环比略增2.47%,但同比仍下降1.91%,处于近五年同期次低水平。截至8月22日,国内天然橡胶期现货库存为21.3万吨,周环比减少519吨,同比降幅16.27%;期货库存仅为17.99万吨,周环比下降1460吨,同比大幅减少22.79%,处于近七年同期最低水平。
需求端预期改善,美联储降息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北京时间8月22日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释放鸽派信号,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增强。降息通常有助于提升全球流动性及风险偏好,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支撑。同时,国内“反内卷”政策遏制无效价格竞争,多项消费补贴政策亦刺激市场需求。宏观环境预期向好,增强消费与投资信心,对胶价形成支撑。
汽车与轮胎出口表现良好,推动橡胶需求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1至7月,中国汽车出口416万辆,同比增长19.2%;其中7月出口69万辆,环比增长11.29%,同比增长25.45%,商用车涨幅尤为显著。轮胎出口同样保持增长,1至7月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4.16亿条,同比增长6.11%;7月单月环比增长10.51%,同比增长9.98%。其中客车、货运车辆用轮胎出口同比涨幅均超10%,需求表现强劲。
下游轮胎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钢联数据显示,8月22日,国内全钢胎开工率为64.97%,周环比提升2.35个百分点,为近五年同期次高水平,山东厂内库存可用天数降至同期最低;半钢胎开工率为71.87%,周环比提升2.76个百分点,库存水平处于同期高位。
综合来看,当前天胶产区虽处于割胶上量期,但泰国与国内降雨偏多影响割胶进度,原料供应趋紧支撑胶价;国内天胶库存持续下降,供应整体偏紧;美联储鸽派信号提振市场情绪,汽车与轮胎出口稳步增长,下游开工率提升,进一步拉动天胶消费。整体上,宏观氛围改善与原料成本上升共同支撑天胶价格偏强运行。(作者单位:华安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