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证指数冲高回落,报收3800.35点。在连续大幅上涨之后,上方压力凸显。整体看,A股本轮上涨呈现科技股领涨、多板块轮动的特征,半导体、AI算力等细分领域全面走强,同时增量资金向低位板块扩散,市场情绪达到高潮,股市赚钱效应增强。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消费连续两个月回落,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转负,反映出有效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有所减退。在高基数和“抢出口”退坡的影响下,高频数据显示,8月至今,中国对美集装箱船只数量有所下滑。考虑到上半年国内GDP实现了5.3%的高增速,短期内政策更加偏向托底。
尽管现实仍存压力,但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国家层面给出了“反内卷”政策的新信号。此外,近期提出多项促消费举措,9月1日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正式开闸,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在个人消费贷款领域实施贴息政策。二者结合,有望带动PPI和ROE见底回升。8月25日,上海市再度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包括调减住房限购、优化住房公积金、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有利于减轻居民利息负担和持有成本,从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海内外流动性宽松预期成为近期股指上涨的主要驱动之一。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强调,就业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正在增加,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鲍威尔的“鸽”派表态令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75%上升至87%,市场同时预计年内将有两次降息。
国内增量资金则呈现多元化特征。央行在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为连续第6个月加量续作。私募和游资表现较为活跃。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8月15日,百亿私募仓位指数大幅上涨8.16个百分点,达到82.29%,创下年内单周最大加仓纪录。截至8月26日,1273只ETF总规模达到5.07万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个人投资者持有主题型和行业型ETF的比例也显著提升。
此外,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险资二季度增配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达6223亿元,投资比例上升至13.53%,创2023年以来的新高。A股两融余额自2015年以来首次突破2万亿元,保持大幅流入状态,但仅占自由流通市值的4.8%,杠杆风险相对可控。
短期来看,部分板块已有交易过热的风险,估值水平偏高,市场呈现“指数强、个股分化”的特征,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波动加大,需警惕获利盘回吐带来的调整风险,同时海内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已在近期有所体现,股指在接连创出新高后随时有调整风险。但中长期来看,基本面风险减轻,下一阶段股指有望迎来盈利改善预期兑现驱动的上涨行情。(作者单位:中辉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