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月后,各期限期债合约均震荡偏强运行。9月3日收盘,TL主力合约日内涨0.46%,T主力合约涨0.21%,TF主力合约涨0.17%,TS主力合约涨0.04%。
8月官方制造业PMI小幅回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官方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4%,指向制造业景气度上升。分项上看,产需两端均小幅回升。其中,生产指数录得50.8%,延续扩张态势,但制造业“产强需弱”格局未变,新订单指数录得49.5%,仍处于收缩区间。同时,价格指标继续双双走强。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录得53.3%和49.1%,较上月分别回升1.8和0.8个百分点。不过,原材料涨价幅度大于产成品,可能挤压中下游企业利润,进而阻碍后续价格传导。此外,库存指标涨跌互现,原材料、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录得48.0%和46.8%,分别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和回落0.6个百分点,呈现原材料主动累库、产成品被动去库特征,这释放出相对积极的信号,持续性值得关注。
8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表明,经济继续温和修复,但当前市场环境下,基本面因素并非交易主线。
资金面均衡偏松。月初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截至9月2日收盘,DR001、DR007分别在1.31%和1.44%附近运行。与此同时,非银资金利差依旧维持低位,隔夜、7天期资金利差分别为4.07和2.44个基点。长期资金方面,国有和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在1.66%附近,较8月下旬的高点下行近2个基点。
后市,资金面进一步转松的空间相对有限。一方面,略低于政策利率(1.4%)的隔夜资金价格与略高于政策利率的7天期资金价格均处于央行合意水平,进一步明显回落需要降息预期升温,而目前这一条件尚不具备。另一方面,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资金防空转,并删除了择机恢复国债买卖的相关表述,也指向资金市场价格持续向下的空间并不大。
当然,就防范资金空转本身而言,这不仅是对后续政府债券发行高峰过后的资金面进行预期管理,流动性驱动风险资产走强隐含的潜在风险可能同样是监管的关注点。
短期来看,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对债市的压制尚存。同时,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升至1.8%和2.05%,部分配置需求释放,又对债市起到一定托底作用。未来债市将震荡运行,因此单边建议观望为主,调整幅度较大时,可考虑逢低轻仓试多TF合约。套利方面,综合考虑资金面、期限利差、盘面基差等因素,仍可持有做平5年期和2年期利差的头寸。若降息预期升温,则相关头寸需止盈离场。(作者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编号Z0015885)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