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资金积极入市助力中国资产重估

2025-09-12 08:30:14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A股集体放量大涨

昨日A股集体大涨,创业板指创3年多以来新高。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6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从盘面上看,AI算力股大涨,元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

9月以来,股指呈先抑后扬走势。短期来看,股指进入了持续上涨后的高位整固阶段,波动较大。笔者认为,从中长期角度看,A股市场刚刚进入战略配置期。

根据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截至6月,保险资金现身近800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第二季度险资增持超过280只股票,新建仓股票超过300只。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达3.07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2.43万亿元净增加640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6月末,以中央汇金及其子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合计持有股票型ETF市值高达1.28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近23%。

除中长期资金之外,居民资金也开始逐步增加股票配置。截至2025年7月,我国居民人民币存款总额达到了160万亿元。7月居民存款减少1万多亿元,相对应的非银存款增加2万多亿元,这意味着1万多亿元的居民存款从银行账户流入了证券保证金账户。

从公募基金份额和私募基金产品发行数量看,其并未明显增加。笔者认为,这一指标本身有一定滞后性,一般在行情较为“亢奋”的时候,资金才会大幅涌入公募或私募基金。

我国不断出台增量政策,例如央行创设结构性工具、证监会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实施等,对股市整体上行和相关板块结构性表现形成有利支撑。与此同时,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的突破、机器人等新科技的发展等主题也形成了新的投资主线,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中国资产重估是在当前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出现的重要趋势。中国经济正从传统的投资向创新与消费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科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以 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AI技术的普及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产凸显其成长和稳定双重特性。2024年以来,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促使全球资本重新配置,新兴市场迎来资本流入,中国资产的性价比优势吸引国际资本加速布局。

A股经过深度调整后,部分优质企业的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价值洼地特征明显。港股受国际流动性与政策预期的影响,风险收益比优势亦较为明显。从全球主要指数PE水平分析看,我国部分主要指数,如恒生中国企业指数(10.6倍)、恒生指数(11.7倍)、上证50(12.1倍)、沪深300(14.2倍)等的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偏低水平,而像日经225(19.4 倍)、纳斯达克指数(19.5 倍)等指数,PE处于中等水平。整体而言,我国股市估值水平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大吸引力。

当前我国证券化率水平处于全球低位。尽管我国全市场总市值和GDP均呈现增长态势,但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处于较低水平,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为63.4%,而美国和印度该比重均超过250%,日本也接近180%,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相对于经济总量而言,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证券化率有望逐步提高,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本轮中国资产重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科技等领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资产重估提供持续动力。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比例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正值政策窗口期,更多增量政策有望出台,同时外部风险逐步缓和,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增加,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自7月以来,股指持续上涨且涨幅较大,短期或进行震荡整理,但中长期上涨行情延续概率较大。(作者单位:申银万国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