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生猪 四季度走高空间有限

2025-09-23 09:15:31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三季度以来,生猪现货价格高开低走。6月底至7月初,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下降,整体出栏量大幅缩减,导致屠企采购难度增加,被迫提价收购,猪价于7月3日冲高至15.3元/千克。随后,伴随着猪价快速拉涨,屠企亏损扩大,减量意愿明显,同时终端消费表现低迷,且二次育肥增量支撑有限,在供强需弱格局下,猪价再次走低。截至9月2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2.67元/千克。其中,全国最高价为13.65元/千克(福建),全国最低价为11.87元/千克(广西),基准地河南均价为12.89元/千克。

期货方面,生猪期货价格在7月震荡走高,8月以来逐步走低。9月19日盘中,生猪期货主力2511合约一度跌至12770元/吨。受供应压力大、需求走弱预期影响,期货价格在多数时间贴水现货价格。

能繁母猪暂无明显去化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较6月减少1万头,环比减少0.02%,同比持平。根据涌益咨询统计的样本数据,截至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加0.07%,同比增加6.23%。根据钢联统计的样本数据,截至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23.04万头,环比减少0.8%,同比增加1.99%。

一般来说,只有在仔猪销售和商品猪养殖利润都亏损的情况下,才能刺激养殖主体主动减少产能。实际上,2024年二季度以来,不论是仔猪销售还是自繁自养销售,整体均为盈利状态。截至2025年9月18日当周,仔猪销售头均利润及自繁自养企业销售商品猪利润均为正值。目前的养殖状况尚不能推动行业主动进入去产能状态,建议关注近期仔猪价格变动。2025年四季度,产能扩张带来的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将持续。

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近几年,随着种猪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进步,以及营养、管理、技术、疾病综合防控等多维度优化提升,生猪养殖中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和M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肥猪数)均实现了提升。

根据推算,2025年我国生猪行业的MSY或升至21头。未来,随着AI育种、精准营养配方等技术的深入应用,MSY有望进一步达到更高水平,甚至有望与国际头部企业接轨。

供应压力显著增加

根据涌益咨询统计的样本数据,自2024年2月开始,新生仔猪数量环比开始转正。

若不考虑二次育肥、压栏、降重带来的影响,2025年9—11月的生猪供应量或明显增加,环比变化幅度分别为1.19%、2.13%、1.35%,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除供应量外,生猪出栏均重也有望高于往年同期水平。预期年内生猪市场供应压力依旧较大,供需矛盾仍存。

政策及其他因素

未来,需关注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一,国内相关政策。为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政策或是今年生猪市场的关注重点之一。2025年5月以来,农业农村部的生猪产能调控举措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政策层面延续调控基调。一方面,建议关注政策对母猪减产、限制二次育肥、降重的引导。另一方面,在阶段性低价背景下,建议关注收储、轮储等影响。每批的轮储及收储量有限,关注相应政策的持续性。

其二,进出口相关政策。关注进口关税、反倾销等政策对猪肉价格的短期扰动。进口猪肉数量在国内居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较小,且冻品价格对鲜品价格影响较弱,相关政策的引导对生猪市场更多是情绪面的扰动。

其三,随着气温下降,建议关注北方低温疫病可能带来的影响。

行情展望

短期来看,生猪市场维持弱势格局。受供给环比增量大、需求承接能力有限、调运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有一定恐慌情绪,或利空猪价,建议关注集团场出栏节奏及政策性收储。期货方面,建议关注出栏节奏、政策等因素带来的短期交易机会,空单可继续持有。

中期来看,预计猪价在消费旺季或难以走强。四季度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大猪需求提升,且二次育肥进场比例较小,猪价或有阶段性反弹。不过,四季度供给压力依旧加大,气温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带来利空影响,猪价反弹空间受限。整体来看,生猪期货价格或维持区间波动,建议关注逢高卖出套保机会。(作者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编号Z0011345)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