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沪铜价格冲高回落,展开调整。宏观面,当前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基本面,铜原料供应紧张,冶炼企业将面临停产或者减产的可能。短期下游企业补库,长期铜消费依然存在增量。预计后期沪铜价格依然存在向上驱动。
美联储降息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承认劳动力市场走弱,提及通胀上行。点阵图显示年内可能还要降息2次,明年预计降息1次。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撰文称,对就业市场放缓的担忧压倒了对通胀的担忧,这为美联储转向小幅降息提供了理由。当前,美国经济依然存在韧性,美联储降息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从而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原料供应紧张,消费边际回升
铜原料供应紧张,可能向冶炼端传导。铜精矿供应持续紧张,现货TC表现弱势,处于-40美元/吨附近。同时,近期硫酸价格下跌,将压制冶炼厂利润。此外,废铜进口持续亏损,或影响后续废铜进口量。铜原料紧张向冶炼端传导,部分冶炼企业将在9—10月进入检修期,预计后期精铜产量将环比下降。从更长周期来看,市场预期2026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可能低于2025年,全球自有矿山比例较低的冶炼企业将面临停产或者减产的可能,进而使得精铜供应阶段性减少。
短期下游企业补库,长期铜消费依然存在增量。当前,铜价调整带动下游需求,但整体增量依然有限。国庆假期前,下游企业将进行节前备库,这有利于库存下降和现货升贴水走强。从更长周期来看,全球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铜消费呈现结构性变化,但总消费依然处于增长状态。新能源行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市场表现良好,且市场对AI发展所带来的铜消费潜力存在较强预期。从传统行业来看,国内房地产、基建行业在系列稳增长对冲举措落地的情况下,增速有所修复。尤其是基建中电网行业逆周期特性较为明显,投资增速处于较高水平,明显支撑了铜的消费水平。从海外市场来看,美国铜消费空间较大,美国电网老化问题严重,需要大量投资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且美国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快速扩张,促使电网投资增加以满足其用电需求。同时,南亚和东南亚等实施经济刺激措施,以重振经济和提升消费者购买力,将有利于铜的长期需求。
整体而言,未来宏观和微观依然存在共振的可能,将阶段性支撑铜价。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后,美元指数可能持续偏弱,进而支撑市场风险偏好。基本面上,铜原料供应紧张的格局将影响精铜生产,且全球铜消费存在边际改善的空间,预计明年铜的供需可能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作者单位:国泰君安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