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债市 难言企稳

2025-09-25 10:05:23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短期来看,股债“跷跷板”效应及公募销售新规落地对债市形成利空,且市场对宽货币加码预期存在分歧,债市难言企稳,预计震荡偏弱运行。

本周上半周,债市偏弱运行。截至9月24日下午,10年期、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处于1.8125%、2.111%一线,较上周五收盘分别上行1.75和1.9个基点。同期,期货市场上,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累计跌幅分别为0.71%、0.1%、0.06%和0.04%。在9月LPR报价出炉、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召开后,政策逻辑降温,债市重回偏弱格局。

市场对宽货币加码预期存在分歧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央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表示“新闻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我们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与大家进一步沟通”。在后续答记者问环节,被问到“美联储降息后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考虑”时,潘功胜重申了“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的政策立场,强调“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总体而言,相较去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的政策转向积极、当场宣布降准降息加码、货币政策总量型工具应出即出,本次新闻发布会对增量政策并未给出明确信号。两次新闻发布会背景不同。去年,为应对经济压力,急需稳定房地产市场、提振资本市场信心,而当前,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势头,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且本次新闻发布会为“十四五”回顾,并未当场宣布新的货币政策也在意料之中。

同日,9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及5年期以上利率均“按兵不动”,符合预期。由于缺乏信号,市场对宽货币政策加码的预期存在分歧。一方面,7—8月经济数据环比均回落,价格筑底、投资收缩、需求拖累体现出“反内卷”第一阶段的特征,特别是信贷数据偏弱运行,引发投资者对宽货币政策加码的期待。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存在中期升值潜力,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叠加中央对年内完成目标信心较大,宽货币政策出台的必要性不高。笔者认为,在现有政策继续发力以及基数作用下,9月经济数据预计环比改善,而10月及以后受高基数影响,压力可能加大,增量政策窗口期或在年底。

公募销售新规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临近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临近。债基收益及风险相对较低,有流动性管理需求的资产受短期赎回费提升的影响,可能转向债券ETF等资产,这势必加大短债短期内的赎回压力。虽然债券ETF底层仍为债券资产,但在调仓过程中将形成短暂利空。

关注央行重启买债操作的时点

9月19日,央行宣布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即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14天期逆回购和MLF、买断式逆回购一样,为纯数量型工具。9月22日,央行即宣布开展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就目前来看,9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维持净投放,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刚完成数量型改革,9月重启买债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往后取决于增量政策信号及财政发力节奏。

后市展望

当前,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元弱势和资本再配置的宏观叙事逻辑未改,加之中美关系边际缓和,市场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债市处于“逆风”环境。短期来看,股债“跷跷板”效应及公募基金销售新规落地对债市形成利空,且市场对宽货币加码预期存在分歧,债市难言企稳,预计震荡偏弱运行。中期来看,若通胀、企业盈利等数据明显改善,则债市将进入更大级别的“熊市”。操作上,趋势性交易观望为主,套利交易建议做陡收益率曲线。(作者单位:广州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