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天气变化如何重塑小麦生产格局?

2025-10-09 15:05:12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2025/2026作物年度,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均有望创下新高

气温上升或将显著增加适宜小麦种植的土地面积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小麦产量有望在2025/2026作物年度创下8.086亿吨的历史新高。然而,这一亮眼的总体数字背后,不同地区小麦生产情况却存在分化。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印度、欧盟、俄罗斯和阿根廷预计将实现小麦丰收,而其他国家由于天气干旱,小麦产量将受到冲击。加拿大用于小麦种植的土地面积已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5/2026年度小麦消费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通常也是最大的小麦进口国。由于一些主要产区受到天气干旱影响,中国进口量预计在2025/26年度增加270万吨。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孟加拉国,因消费和人口双重增长的影响,今年小麦进口量也可能出现显著上升。

供应不确定性下的波动加剧

近年来,小麦价格波动较大。受俄乌冲突影响,2022 年上半年小麦价格飙升,芝加哥软红冬小麦期货价格一度创下1,209美元的纪录高位。此后价格虽已回落超过一半,但在整体下行趋势中,市场仍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天气变化加剧了小麦生产的不确定性。

温带气候适宜小麦生长

天气因素已在小麦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随着气温升高,这种影响预计还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气温升高有望提高部分产区的产量。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研究,更高的气温会加快植物生长速度,而更高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可以起到肥料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该项研究还指出,随着气温上升,适合种植小麦这种温带气候作物的区域将显著扩大,高纬度地区也将变得适宜种植小麦。

例如,加拿大预计将新增185万平方公里可用于种植小麦的土地。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美国用于小麦种植的土地总面积不到16000平方公里。硬红春小麦是美国春小麦的主要品种,也是加拿大小麦种植的主要品种。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正通过芝商所硬红春小麦期货及期权来管理风险,自今年推出以来,前五个月的交易量已超过46.8万份合约。

然而,气温上升也可能会影响小麦收成。研究显示,小麦的最佳生长温度范围相对较窄,气温超过这一范围即对作物造成损害,使其过早成熟,缩短生长周期并降低产量。气温过高也会限制小麦对水分的吸收,给农户带来更多挑战。

在过去几个种植季,极端天气已影响到部分主要产区的小麦生产。例如,在2022/2023种植季,阿根廷的小麦收成因严重干旱受到冲击,而尽管俄罗斯今年预计整体实现丰收,但其最大粮食产区因干旱宣布进入农业紧急状态。

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科技在培育耐气候小麦品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仅靠创新无法完全保障小麦产量。 基因编辑和转基因小麦品种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更能抵御天气影响的品种,可能会对供需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目前尚无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小麦品种,各国对这一创新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阿根廷在2020年率先批准了转基因小麦的种植和消费,巴西随后于2023年作出批准。中国在2024年批准了基因编辑小麦品种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尚未允许任何转基因小麦的种植。日本也持类似立场,允许进口基因编辑小麦,但禁止进口转基因小麦。过去,日本曾暂停从生产转基因小麦的国家进口任何小麦品种。

围绕转基因小麦的持续担忧可能导致小麦市场分化为两套体系。由于两种小麦难以区分,因此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从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小麦的市场进口小麦可能会带来问题。

各国为加强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举措也有望提振小麦产量。例如,中国提出到2030年将包括小麦在内的粮食产量提高5000万吨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支持使用高产量作物品种、改进灌溉系统、以及采用包括无人机和数据分析在内的农业技术。

价格压力

从短期来看,受生产成本制约,一些国家可能无法大规模生产小麦。在俄罗斯,受国家价格管制出口关税影响(已于7月暂停),农户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因而正在缩减小麦生产。

小麦价格下跌和生产成本上升也压缩了美国农户的利润空间,目前美国小麦价格已跌至五年低点。因此,在美国北部大平原地区的一些农户开始用大豆和玉米等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替代小麦,或将小麦与这些作物混合种植。

长远来看,培育更具气候适应性的基因工程小麦品种有望提高产量,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给农户带来更大利润,尽管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展望未来

气温上升可能会增加适宜小麦种植的土地面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可能提升小麦产量。然而,农户仍需通过采用更具抗逆性的品种和不同的耕作方式来适应变化。与此同时,随着主要产区面临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小麦价格可能仍会持续波动。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