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7日A股市场再度回落以来,市场成交量有所收缩。10月20日三季度和9月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交投热情提升,当日沪指重回3900点,但午后横盘震荡,投资者心态趋于谨慎。
经济稳中有进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经济“韧”性较强。虽然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的5.2%放缓至4.8%,但符合市场预期,仍保持高位增长。外需改善、服务消费向好、阶段性补库与竣工走强,是三季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9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明显提升,表现亮眼,贸易顺差继续扩张。在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下,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为8.3%。其中,对非美地区的出口增速高达14.9%,有效支撑了外需。分产品类型来看,高端装备出口维持强势,半导体电子产业链表现强劲。10大出口行业中,9个行业出口增速较8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化工等行业出口分别增长12.4%、9.6%、9.2%,工业品出口情况明显改善。
9月工业生产增长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显著好于市场预期,增速较8月提升1.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改善,是工业增加值增长的重要原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转正至3.8%。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生物药品等产品高速增长。
以上成绩来之不易,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8月的3.4%回落至3.0%,连续第4个月放缓。当月,餐饮消费增速下行1.2个百分点至0.9%。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消费增速转负,饮料烟酒消费增速同步放缓。部分品类暂停国补或摇号参加,耐用品消费出现透支迹象,补贴品类增速下行4.9个百分点至2.3%,非补贴品类增速降至1.7%,可见补贴品类增速下行的幅度大于非补贴品类,居民消费意愿仍偏谨慎。
9月,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5%,增速较8月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下行2.1、0.9和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3.1%,较前值回落0.8个百分点。房地产政策影响逐渐减弱,传统成交旺季成色不足,投资增速处于低位。财政收入增长承压,基建类支出收缩,在建项目实物工作量完成进度偏慢,项目资本金不足制约新项目开工动工。
总之,经济运行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投资者期盼着四季度财政政策加码、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托举以及“十五五”规划指明方向,为股市投资增添底气。
影响因素增多
10月以来,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首的科技股,在前期连续大幅上涨之后估值处于高位,加之部分券商调整部分科技股融资折抵率,推动科技股行情的重要力量——融资资金受限,在季报集中披露期,股指波动幅度加大也在情理之中。海光信息、寒武纪、宁德时代等权重公司业绩总体符合预期,但季报披露当日相应股价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大幅上涨行情,表明市场情绪相对稳定。
国际资本市场的震荡也影响A股市场的情绪。中美贸易摩擦的变化,影响着港股走势,恒指在25000点徘徊。黄金价格大幅上涨、美国VIX指数飙升,都表明避险需求提升。本周以来,A股、港股都有试探性运作,但成交未能放量,市场在等待消息的进一步落地。
综上所述,进入四季度,机构兑现意愿增强,大幅上涨之后的科技股也需要消化估值压力,加之三季报将检验“牛”市成色,股指短线蓄势整理,等待各方形成合力。(作者单位:银河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