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工早评 | 2025年11月7日
品种:股指、贵金属、国债、基差、金工日报、资金日报
股 指
A股昨日继续走强,四大股指均涨幅可观,前期回调较深的有色科技板块领涨,两市成交量回升至2.05万亿。
代表美元流动性的SOFR利率走势出现缓解,但美国政府停摆仍然处于僵局,因此海外宏观氛围仍然偏弱。
三季报接近公布完毕,地产消费等板块仍然深陷困境,短期看不到反转迹象。科技板块虽然增长亮眼,但前期大涨的光模块等板块业绩增速不及预期,因此导致了相关板块回调。但国家政策仍在强调算力芯片等相关产业的国产替代,因此国产半导体和算力芯片的行情仍未结束。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了马斯克万一薪酬计划,以及小鹏机器人的发布或继续利好机器人相关板块。
资金面上美元流动性紧张缓解,央行开启买债国内仍然是宽松环境,目前资金面整体仍然偏松,影响股市的主要还是风险偏好。
结论:资金面和政策面两大逻辑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慢牛不变,海外宏观氛围尽管不好但对国内冲击有限,继续逢低看多股指。
贵金属
贵金属昨日再次反弹回落,整体仍震荡。在缺乏数据指引的情况下,市场方向相对模糊,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的相对变化持续影响贵金属。
美国私人数据提供商Revelio Labs表示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减少了9100个;美国10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同比大增175%,年内裁员人数同比增长65%;在市场失去非农数据指引的情况下,二线经济数据用来帮助市场判断,而当前分歧较大的数据使得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不断变化,昨日在数据显示就业走弱的情况下,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从而支撑贵金属。但是美股的走势相对关键,昨日随着美股科技股的下行使得市场流动性仍存疑,贵金属同步伴随美股回落,这也是当前的主要流动性影响因素。
古尔斯比表示他对进一步降息的担忧。虽然他此前一直主张逐步降息,但政府关门导致的数据缺失让他改变了态度;哈玛克表示货币政策应继续对通胀施加压力;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认为基于模型的美国中性利率估计在1%左右;理事巴尔指出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正在打击某些行业的招聘。美联储内部也在缺乏指引的情况下分歧较大,这也是近期引发市场预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情形下,贵金属缺乏顺畅的共振上行。
政府关门仍在持续,最新的消息面:第13次表决仍未通过,美政府 “停摆” 继续,此次关门受到“两党关系”的催化,仍具备较大的风险。近期的航空风险成为市场预估促使美国政府开门的主要因素,而政府开门预期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市场流动性的正向推动,因为TGA账户资金释放;近期关于最高法院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审议和州选举上的失利都是近期的风险上行驱动,贵金属在流动性风险未进一步发酵后出现了反弹。
前期短期的回调已经压低波动率,近期的乐观预期均以落地,后续的风险再次上扬的可能性较大,中长期驱动上仍保持,贵金属具备支撑回升的迹象,但需要注意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的变动。
国 债
国债期货多数收跌,人民币汇率升值,股市放量上涨重回4000点。30年国债期货(TL)主力合约收报116.110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1219。3点后,受股市强势压制,现券收益率震荡上行。
早盘,市场情绪偏弱,债市窄幅波动。10点后,随着股市低开高走并重回4000点,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同时,关于公募基金赎回费新规的传闻再度扰动市场,基金成为主要卖出力量,带动中长端利率债收益率连续调整。午后,股市延续强势,持续压制债市。3点后,尽管股市高位震荡,但逢低买盘使得现券收益率上行趋势放缓,但长端表现依旧疲弱。
资金面均衡偏松。央行继续大额净回笼2498亿元,但月初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全天平稳。
流动性是短期国债市场的核心驱动。预计央行将继续维持资金面平稳宽松。当前市场短期利空主要来自股市放量上涨重回4000点,风险偏好回升压制债市情绪;同时,公募基金赎回费新规的传闻反复扰动市场,导致基金成为主要卖出力量。利多因素在于宽松的资金面和配置盘逢低承接的意愿较强。在政策和数据空窗期,市场缺乏主线,预计短期将延续区间震荡。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及暗示的合意利率区间是当前中长期的核心宏观锚点。此举明确了利率“上有顶”的政策预期,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也提升了银行等配置盘的配债意愿,短端利率受益更为确定。未来几周的关键变量在于即将密集披露的10月宏观数据,以及公募基金赎回费新规的最终落地。尽管短期利空消息扰动不断,但这只是10月强势行情后的小插曲。在基本面偏弱和政策托底明确的背景下,利率上行风险有限,央行的托底意愿明确,四季度仍可逢低做多国债期货。
基 差
金工日报
资金日报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