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情况恐加剧] 一季度,受内外盘倒挂及伊朗开工率低的影响,我国甲醇进口量下滑。二季度,随着伊朗限气的结束,其开工率提升,我国甲醇进口量随之增加。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际甲醇装置开工率为72.6%,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今年6月,我国甲醇进口量预计在119.12万吨,环比略微下降0.8万吨,降幅为6.65%,而同比增加6.83万吨,增幅为6.08%。其中,自中东进口的量显著增加,创2020年10月以来的新高。上半年,我国甲醇进口量预计在60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万吨,增幅为3.96%。7月的进口量预计与6月持平,维持在120万吨。 进口涌入,近两个月国内港口甲醇库存同比处于增加状态。截至7月15日当周,华东和华南港口甲醇库存为72.03万吨,虽环比减少6.72%,但同比增加36.16%。总体来看,下半年海外甲醇装置停产检修数量偏少,船货将继续进入国内港口,届时我国港口甲醇累库趋势将加剧。 [G][产业链利润有待修复] 根据制法的不同,甲醇主要分为煤制、天然气制、焦炉气制三种。目前,国内70%以上是煤制工艺路线。计算发现,截至7月15日当周,西北地区煤制甲醇制造成本在3325元/吨,完全成本在3576元/吨。而7月8日,当地甲醇现货报价为2180元/吨。以制造成本核算,西北地区煤制甲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达到1145元/吨,成本利润率在-34.44%,当天期货盘面利润(制造成本核算)为-1024元/吨,完全成本利润为-1275元/吨。 相较而言,山东地区煤制甲醇制造成本在3239元/吨,完全成本在3490元/吨,7月15日当地的现货报价为2600元/吨。以制造成本核算,山东地区煤制甲醇也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为639元/吨,成本利润率在-19.73%,当天期货盘面利润(制造成本核算)为-938元/吨,完全成本利润为-1189元/吨。 去年上半年,煤制甲醇利润整体偏高,维持在20%—30%,而下半年受煤炭价格抬升的影响利润回落,甚至处于亏损状态,最大亏损达30%。今年上半年,煤制甲醇亏损情况有所改善,亏损幅度缩窄至10%。目前来看,由于二季度甲醇价格跌幅大于煤炭价格跌幅,短期内甲醇装置亏损程度偏高,后期甲醇环节存在产业链利润修复的动力,其利于甲醇期价跌势放缓。 综上所述,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欧美国家持续高通胀将迫使美联储继续加息,并启动缩表进程,同时欧洲央行也将开启加息周期,并减少流动性投放;甲醇自身供需方面,未来国内供应无虞,进口规模也将维持高位,而三季度处于下游消费淡季,需求驱动逻辑在四季度才能体现。在宏观预期不佳和供强需弱的背景下,甲醇期价易跌难涨。 来源:期货日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