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精品课
SFFE2030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中国棉花协会:预测国内棉花消费需求在76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4.1%
go
lg
...
2021/22年度以来,受疫情、
俄
乌
战争
、美元大幅加息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棉花行业承压运行,纺织市场低迷,消费量下降、库存增加。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21/22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730万吨,同比下降13.4%;棉花总产量577.4万吨,同比下降2.5%;进口量172.8万吨,同比下降37.1%;出口2.9万吨;期末库存832万吨,同比增长2.1%。 进入2022/23年度,棉花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美国涉疆法案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上年度棉花销售不畅导致棉花库存较大,新棉收购趋于谨慎;纺织企业订单不及预期,产业链整体弱势运行。中国棉花协会预计,2022/23年度大概率延续“需求保持低位、供应相对充裕”的态势,从需求看,考虑疫情缓解后国内消费有所恢复,初步预测国内棉花消费需求在76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4.1%;从供给看,全国总产量约为592万吨,同比增长2.6%;进口量和出口量保持稳定,分别为170万吨和3万吨;期末库存为831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一、全国棉花总体长势好于去年 8月,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22/23年度全国植棉面积为4346.7万亩,同比持平略增,预计总产量约为592.1万吨,同比增长2.6%,尽管部分棉区出现不利天气,但是对单产影响不大。分区域看:新疆棉花生长处于花铃后期和吐絮盛期,整体长势好于去年,预计总产545.3万吨,同比增长3.4%,占全国总产量的92.4%;黄河流域棉区8月雨水偏多,烂铃有所增加,但仍少于去年,总体病虫害均较轻发生,预计总产24.3万吨,同比下降15.4%;长江流域棉区气候干旱,导致盖顶桃少,吐絮不畅,棉籽成熟度不高,落花落铃严重,但并未出现烂铃,对产量的影响还要看后期恢复情况,预计该棉区产量为18.1万吨,同比增长0.5%。 二、国内棉价震荡趋稳 8月,国内纺织市场需求略有好转,秋冬订单略增,企业适量补充原料库存,国内棉价月初下跌后,月中回弹趋稳。国际市场进入新棉花年度,内外棉价差有所收窄。8月31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为15984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05%,同比下跌11.8%,月均价为15834元/吨,环比下跌5.6%,同比下跌12.1%;同期,CotlookA指数为130.6美分/磅,环比下跌0.6%,同比上涨25.9%,折1%关税价格为21585元/吨,高于国内棉价5601元,较上期缩小313元。 三、商业库存降幅扩大 8月,国内棉价企稳,纺织用棉需求有所恢复,商业库存降幅明显扩大。截至8月底全国棉花商业库存总量约256.56万吨,较上月减少62.84万吨,减幅19.67%,较上期扩大5.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64.09万吨。新疆棉资源充裕,移至内地数量较上月大幅增加,新疆专业仓储库出疆发运量为48.39万吨,环比增加17.2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25万吨。 四、纺织品产量环比增长 8月,随着传统旺季临近,纺织市场纱线成交好转,成品库存消化较快,企业开机率和市场信心均有所回升,纺织品产量较上月增长,纱线、布库存小幅下降。但市场棉花供应资源充足,叠加新棉开秤在即,企业原料采购偏谨慎。据调查,纱产量环比增长6.8%,同比下降17.9%,布产量环比增长6.2%,同比下降19.2%。截至8月31日,纺织企业棉花工业库存量为57.32万吨,较上月底减少0.49万吨,同比减少38.23万吨。 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8月纺织服装出口3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8%,环比下降6.8%,其中纺织品出口124.9亿美元,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8.1%,服装出口184.9亿美元,同比增长5.0%,环比下降5.9%。2022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纺织品出口1022.7亿美元,增长10.2%;服装累计出口1180.3亿美元,增长11.6%。 五、棉花进口持续回落 8月,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棉花进口数量10.7万吨,环比下降9.0%,同比增长24.9%;来源国中美国仍排在首位,占比85%。1-8月共进口137万吨,同比下降22.9%。2021/22年度共进口172.8万吨,同比下降37.1%。 六、储备棉轮入月成交率14% 8月,中央储备棉计划轮入13.80万吨,实际成交1.88万吨,成交率14%。平均成交价格15767元/吨,较上月下跌272元/吨,成交最高价为15875元/吨;成交最低价为15658元/吨。 七、中国棉花协会召开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 9月15日,中国棉花协会以在线视频方式召开了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组织、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参会。会议总结了2021年度国内外棉花、棉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了2022年度棉花产购销形势及影响因素,特别是新年度棉花购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中国棉花协会向全国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发出倡议,要总结上年度经验教训,强化经营风险意识,理性制定收购策略,合理确定收购价格,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并提出了宏观调控政策建议及企业风险管理建议。 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lg
...
Jupiter
2022-09-23
Mysteel:本轮欧美加息潮下大宗商品价格将加速震荡下跌
go
lg
...
供给端的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仍是
俄
乌
战争
等地缘政治的变化情况。
俄
乌
战争
爆发以来,与俄乌相关的油气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某个时间段,
俄
乌
战争
甚至成为影响诸多商品价格和市场情绪的首要因素。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如何,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
俄
乌
战争
等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 一、欧美经济衰退迹象已现,而通胀却未明显降温 当前欧美通胀水平仍居高不下,持续的通胀不仅抑制了个人消费,也使得生产成本高企进而侵蚀了企业利润。供需两端承压下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8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录得 51.3,欧元区Markit制造业PMI初值49.7,两者同时创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同时,美国和欧元区消费信心指数从高位逐渐回落。8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58.2,欧元区消费信心指数-24.9,虽然较7月有所反弹,但仍低于2020年4月疫情水平,消费者信心处于低谷。 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现,但欧美通胀却未见明显退温。8月份,受天然气紧缺与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欧洲各国电价纷纷创历史新高,法国2023年交付的基本电价达到了1130欧元/兆瓦时,这是欧洲历史上电价首次超过了1000欧元,同比去年电价涨幅超过1000%,其余国家如德国和英国等电价也均超过1000欧元/兆瓦时,能源危机将推高欧洲的通胀预期。高涨的天然气、电力价格导致企业被迫停工停产,近期已有两家欧洲大型金属冶炼厂计划暂时停产,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欧洲化工企业停产风险也在增加。同时也因为极端高温天气,欧洲出现严重的旱情使农产品受到影响,粮食价格将进一步推高欧洲的通胀水平。 市场都很关注美国CPI同比等反应通胀水平的显性数据,却忽视了同样能够推升美国通胀的工资水平。数据表明,新冠疫情使得美国劳动力人口尚未恢复至疫情爆发之前的水平,职位空缺率也高于疫情爆发之前,而工人工资增速却快速上扬。这说明,疫情将会导致工资成本螺旋上升,进而引发的全社会通胀水平上升,是不得不引起关注的。 二、欧美货币紧缩的步伐不会停息,甚至还会加大力度 为了有效遏制通胀增长,欧美央行主动采取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7月份,欧洲央行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之后正式宣布加息50个基点,这是欧元区自2011年7月十余年来的首次加息。 最近鲍威尔表态略显强硬,紧缩预期加强。8月2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年会上表示,他将继续提高利率以对抗通货膨胀。有迹象显示,通胀可能已经见顶,但没有显示出任何明显的下降迹象。消费者价格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这两个备受关注的指标显示,7月份物价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能源成本大幅下降。但鲍威尔强调,9月加息规模取决于“整体”数据(包括9月才会出炉的8月CPI数据、就业数据和PMI等)。市场对美联储下次加息50个基点还是75个基点的看法还存在较大差异。前一段时期,强美元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的主因之一。现阶段交易逻辑“紧缩预期”又强于“衰退预期”,美元指数或将再度走强,利空商品的外部因素增加。 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的速度将会加快 欧美国家采取加息政策后,全球利率中枢上移将使流动性环境恶化,目前对于大宗商品的影响还未明显显现,我们曾指出这种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未来对各类资产价格的压力可能逐渐增加。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速下行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的放缓,抑制价格上涨空间。 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力度已经很大,现在大幅加息的影响还未明显显现,而这种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未来对各类资产价格的压力可能是逐渐增加的。并且核心通胀PCE的确在下降,未来加息力度是否还会有这么大需要再考虑。此外,美联储继续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对消费者支出增速显著放缓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其实,本轮自2020年开始的商品牛市可能已经结束。从长期视角来看,美联储加息会抑制全球需求,全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会降低。但是短期内,由于通胀、俄乌冲突以及供应链扰动等,大宗商品价格很难马上确定性地进入下行通道,而是可能会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政策效果时滞,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内,大宗商品价格往往会继续冲高一段时间。但是在本轮加息周期开始后,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的速度加快,这至少反映出大幅度加息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随着全球流动性收缩效果的进一步体现,金融环境紧缩对于经济的冲击可能是非线性的,下半年美联储加息缩表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力会快速增加。从欧美PMI变化以及铜油价格之比等表现出来的经济信号来看,欧美经济可能已陷入滞胀。货币政策紧缩对需求端的抑制也将会提速。 四、地缘政治仍将是左右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速度的重要变量 当然,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必须关注供给端的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仍是
俄
乌
战争
等地缘政治的变化情况。
俄
乌
战争
爆发以来,与俄乌相关的油气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某个时间段,
俄
乌
战争
甚至成为影响诸多商品价格和市场情绪的首要因素。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如何,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
俄
乌
战争
等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油气价格大涨,直接推升了欧洲民众的生活成本,引发了当地群众诸多不满。这是否会成为缓和
俄
乌
战争
矛盾的诱因,是值得观察的。 作者:上海钢联 黑色产业研究服务部 研究员 李爽 钢材事业部 研究员 施发玉
lg
...
我的钢铁网
2022-09-01
单产下调、“弃种”!美豆蓄势待发,两粕走强,空间有多大?
go
lg
...
传导。但不同之处在于,近期变化之一在于
俄
乌
战争
给全球农产品市场带来的供应收紧影响。具体来看,虽然俄乌两国大豆总产量、贸易量在全球占比不大,但两国谷物产量、出口占比较高,带动国际小麦和玉米价格持续抬升。可以看到的是,经历此轮冲击,大豆玉米比价重新进入下行通道,在整体农产品价格攀升的背景下,大豆新作种植面积增量有限。 “此外,近日阿根廷上调国内油粕出口关税,在巴西今年面临减产压力影响下,后续美国压榨仍有较强的抬升动力,整体而言,美豆新旧作市场仍然偏利好。”陈界正补充说。 事实上,国内豆粕期货涨幅已经超过美豆。据吴晓杰分析,一方面是近期人民币贬值进一步助推国内进口成本,另一方面是国内豆粕现货偏强,同样支撑期价。豆粕现货部分逻辑基础仍在榨利,全产业长时间榨利倒挂的结果是大家一起躺平,放慢进口节奏和压缩进口量,8—10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偏低的情况下,豆粕现货基差坚挺和月间价差正套逻辑无法证伪。且近两周因为多地限电停机导致油厂开机下降,虽然部分饲料厂也受限电影响减产,但总体来看豆粕供需仍在收紧,去库节奏加快,价格坚挺。 “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油厂开机率本就在下滑,豆粕提货难度也在明显增加。”陈界正称,目前华北地区豆粕基差普遍攀升至1000元/吨,华东、华南等地区也同样维持高位,现货供应紧张格局也一定程度带动盘面走势较强,榨利开始逐步改善。虽然后续大豆集中到港可能确实给国内现货带来压力,但远月船期缺口仍然比较明显,且国际市场供应紧张格局短期难以改变,预计豆粕后市仍以强势运行为主。 国泰君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吴光静认为,对于2209合约而言,或受助于旧作供应偏紧及到港偏少支撑;对于新作2301合约而言,新季美豆供应增量有限,对盘面或有支撑。前期产区天气虽有降雨预报,但最新美豆优良率周环比仍下降1%,或增添美豆供应不及预期忧虑,豆粕冲高补涨。但是,该忧虑持续性可能有限,若产区天气好转或其他有利于产量提升的因素出现,该忧虑也将随之缓解,除非出现影响产量的实质性利多因素(如霜冻等重大天气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季美豆即将收获上市,市场现货供应量将增加,这对于豆粕新作2301合约具有压力。基于此,短期豆粕价格存在惯性冲高的可能性,但后期上方空间或有限。 在吴晓杰看来,短期美豆和国内豆粕市场交易美豆新作单产下调预期而偏强,但时间到了8月下旬,美豆市场交易基调已经改变,天气交易时间窗口接近尾声,市场交易重点将从产量慢慢往新作需求和南美新作种植转移。而在南美新作丰产预期无法证伪前,美豆中长期维持偏空预期。而国内方面,短期在美豆、油厂停机、人民币贬值等因素驱动下偏强运行,但后期仍以跟随美豆走弱为主,短期多单注意节奏。菜粕则因01合约对应可交割品数量大增,不再具有以往菜粕合约量价不匹配的天然投机优势,成为蛋白市场空头配置的主要对象,豆菜粕01合约维持逢低做空思路。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8-24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