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海外预计新增110万吨产能。 进出口方面,1—5月,我国累计进口精炼铜135万吨,同比减少11.19%;累计出口精炼铜22.89万吨,同比增加58.71%。 需求分析 从海外数据来看,美国新屋开工率出现下滑,房屋营建许可和汽车销量表现尚可;欧盟汽车注册量变动不大,这些情况对铜消费的增量贡献有限。不过,从欧美国防预算开支以及基建投资计划来看,预计2025年海外铜消费前景相对乐观。 从国内数据来看,在铜的主要消费领域,1—4月,我国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4.59%,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6%;空调累计产量达到10531万台,同比增加7.2%;家用洗衣机产量累计达到3918万台,同比增加10.9%;冰箱产量累计达到3220万台,同比减少0.7%;房屋竣工面积累计达到1564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6.9%,不过降幅有所收窄。 新能源领域,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到442.88万辆,同比增加48.35%;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04.93GW,同比增加74.56%。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国内铜消费依然展现出韧性。预计电网板块保持高增速增长,汽车板块表现良好,家电板块增速会小幅下滑,而地产板块则有所好转。 [贸易流变化] “232调查”是美国商务部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所赋予的权力,针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展开立案调查。在立案之后的270天内,美国商务部需向总统提交报告,而后总统要在90天内决定是否对相关产品进口采取最终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征关税、设定配额等。 2025年2月2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针对铜进口启动232国家安全调查。6月,高盛表示,在基准情形下,预计9月会实施25%的关税。 受美国铜关税预期的影响,COMEX和LME铜市场的套利交易变得十分频繁,全球铜贸易的流向也出现了转变。截至6月30日,COMEX铜主力与LME铜3M的价差为1391美元/吨,隐含关税预估为14%。 全球精炼铜贸易流发生了显著变化。1—4月,智利累计出口精炼铜7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1.1%。具体来看,智利出口至中国的精炼铜为12万吨,同比大幅减少59.4%;而出口至美国的精炼铜达35万吨,同比增长显著,为116.11%。 1—4月,美国累计进口精炼铜46万吨,同比增加101.44%。其中,自智利进口的精炼铜为31万吨,同比增加103.01%;自其他国家进口15万吨,同比增加98.28%。 精铜贸易流的转变同样在全球铜库存上得以体现。截至6月30日,LME铜库存降至90625吨,LME铜注销仓单占比在36%左右。COMEX铜库存则从2024年的低点9000短吨增加至211209短吨,国内铜社会库存(包含保税区)降至19.45万吨。从全球总库存(涵盖LME、COMEX、社库及保税区)的情况来看,截至6月30日为47.6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0.59万吨。 现货方面,自2月起,LME现货铜升贴水重心逐步上移,截至6月30日升水达到181.69美元/吨;国内现货铜在5月也出现大幅升水情况,且后续维持在高位。 [下半年市场展望] 2025年,全球经济在诸多复杂因素的冲击下,步入充满变数的动荡之年。美国关税政策如巨石投入经济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令全球经济在风险的薄冰上小心翼翼前行。经济衰退阴影与金融风险暗流涌动,使得资金避险情绪急剧升温。然而,各国积极出台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刺激措施,又给市场注入希望。在此背景下,上半年铜消费市场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且优于2024年同期。从基本面来看,一系列突发事件成为影响铜矿供应的“黑天鹅”。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打乱了全球铜矿生产节奏,导致增量不及预期,矿源紧张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 冶炼端情况同样复杂。尽管铜精矿加工费已触及历史低位,但国内多数炼厂凭借副产品硫酸、黄金等的收益仍维持一定利润空间,减产预期迟迟未能兑现。相比之下,海外冶炼工艺技术相对落后,部分炼厂出现减停产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端的不确定性。 美国关税政策更影响了全球精铜贸易格局,精铜持续流向北美地区,其他地区货源收紧,库存大幅下滑,为铜价提供了有力支撑。总体来看,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原料紧缺以及消费市场的韧性,共同推动铜价维持在高位。 展望下半年,若全球经济未遭遇重大风险事件,铜价将延续高位运行态势,甚至有创出新高的可能。但需警惕美国铜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后,铜价可能出现的临时回调风险。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与基本面变化,谨慎应对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环境。风险方面,关注美国关税及全球经济状况、全球地缘风险以及铜供需及库存变化。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