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开始担忧全球经济衰退导致流动性危机。大宗商品市场全面转向需求下滑的悲观交易氛围,进一步引发多头资金减仓,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回调。 供需阶段性错配 短期来看,锡价可能面临方向性选择。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锡合金不足1吨,对美出口锡材46吨、锡制品68吨,约占出口总量的4%。美国“关税战”对我国锡产品出口的直接影响极为有限。 图为我国锡焊料企业月度开工率(单位:%) 从基本面来看,锡供应端“紧而不缺”,需求端“弱中转强”,呈现供需错配的特征。数据显示,2025年1—2月我国锡精矿进口量同比下滑近50%,缅甸矿进口量锐减81.07%。考虑到3月以来缅甸大地震影响供应,预计缅甸锡矿产区二季度复产缓慢;而4月非洲刚果(金)Bisie矿山在反政府武装撤退后已分阶段复产。整体来看,锡供应端短期受到较多扰动,中长期产量增速放缓。2019—2024年锡矿相关的全球矿业资本开支复合增速仅1.2%,现有大型项目复产进度和新项目的开发周期难以匹配需求增速。受半导体芯片、5G通信、光伏电池以及AI芯片焊接核心材料需求增长支撑,中长期锡市基本面将大幅改善,预计市场逐步消化宏观利空后,锡价重心将继续回升。 图为我国锡精矿进口量(单位:吨) 图为我国锡现货价格及升贴水(单位:元/吨) 未来半导体、人工智能(AI)与新能源领域需求放量将持续抬升锡的需求“天花板”。国际锡业协会此前预测,AI服务器对锡的需求是“非线性跃升”,与传统设备存在数量级差异。全球AI服务器单机耗锡量将在2025年达到传统设备的3倍以上。无论全球贸易战如何演绎,锡作为战略性资源,其价值将整体抬升。 数据显示,锡产业链相关的半导体焊料、光伏镀锡铜带等新兴领域需求年均增速超8%。此前美国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凸显我国相关领域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展望后市,短期锡价将呈现高波动的特征,并持续受到宏观因素及供需预期差影响。在全球贸易战带来的恐慌情绪逐渐消散后,二季度沪锡预计延续宽幅震荡走势。(作者单位:国信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