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召开,对地产表述积极、明确,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提振了玻璃市场情绪。市场对于10月8日将举行相关会议抱有较高的期待,盘面继续拉涨。国庆假期期间,玻璃现货价格连续提涨,市场成交明显改善,玻璃厂大幅去库。虽然10月8日国新办发布会举行后,市场情绪有所回落,玻璃盘面跟随回调,但后续的会议、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布会等持续为市场提供政策预期和信心,支撑盘面延续偏强态势。接下来还有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地,市场情绪仍是盘面走强的主要驱动力。 除受政策预期提振外,玻璃自身基本面也出现了边际改善。从供给端来说,2023年受益于 “保交楼”的需求提振,玻璃价格上涨,利润改善,玻璃厂陆续开始点火复产,日熔量在2024年4月达到近5年的历史高点17.41万吨。但在今年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后,玻璃价格大幅走弱,部分产线面临亏损,玻璃再次进入去产能周期。根据机构数据统计,截至10月29日,2024年玻璃共放水冷修42条产线,点火投产及复产18条产线;日熔量降至15.82万吨,较年内高点累计减少1.59万吨,降幅达9.13%,较去年同期下滑7.92%。目前国内玻璃生产线在剔除僵尸产线后共计298条(20.14万吨/日),其中在产230条,冷修停产68条;浮法产业企业开工率为77.18%,产能利用率为78.53%。虽然当下玻璃延续涨势,市场情绪好转,但供给端的缩量仍未减缓,反而有加速迹象,上周出现6条产线集中放水冷修的计划,目前玻璃日熔量已经接近2022年大规模冷修后的低点。玻璃产线加速放水冷修显示出产业对后市仍存一定的悲观预期。 前期玻璃厂高位累库导致的恐慌抛货使得部分地区玻璃现货跌破了1000元/吨的整数关口,最大亏损在400元/吨以上。虽然10月现货价格有所提涨,但据生产成本计算模型,截至10月24日,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338.29元/吨,以煤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59.99元/吨,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30.99元/吨,天然气产线仍有较大幅度的亏损。近期产线集中放水冷修计划落地后,后续供给缩量可能会有所放缓,一方面是本周玻璃价格持续提涨,企业利润进一步好转;另一方面,日熔量快速下降后,市场需要时间重新审视当下的供需格局。 基本面除供给压力减弱外,需求也有所好转。一方面是投资需求,玻璃盘面快速拉涨后,基差转负,期现商入场拿货,前期维持低位库存的贸易商以及下游深加工企业也在预期改善后开始拿货,国庆节前几日,沙河地区生产企业产销率急速上涨至200%以上,厂家库存大幅削减,创下近5年国庆假期期间玻璃厂最大去库幅度。同时玻璃正处于“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终端需求较前期也有所改善。9月底,玻璃深加工企业订单天数为13.6天,环比增加33.3%,华北、东北区域深加工订单环比增加最为明显,部分较大规模企业订单可排30天,其他深加工订单虽略有好转,但并不明显。截至2024年10月15日,玻璃深加工企业订单天数13.2天,湖北地区订单有明显改善。除此之外,在一揽子楼市新政出台后,国庆节后的楼市成交已连续3周上升,在10月的最后一周,楼市热度仍未减少。根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2024年第43周(10月21日—10月27日)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环比上升7.15%,同比上升26.81%,新房成交同比、环比分别上升23.5%、1.89%,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齐升。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显示,10月1日—27日,深圳新房住宅累计认购已达10405套,是近年来首次破万套;二手房网签量(合同录得量)已达到6811套,有望冲刺8000套,接近2021年1月的数据,创出近4年的高位。据相关新闻,10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已突破2万套大关,成为今年3月、6月、7月之后,年内第四次突破2万套的月份。截至10月26日,北京10月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已经突破2万套。 政策落地后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有回暖迹象,叠加四季度的赶工期及保交房目标,预期四季度浮法玻璃行业库存或再难触及今年高位7478.9万重箱。据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10月24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5694.1万重箱,较年内高点下降1784.8万重箱,降幅23.86%。 整体来说,玻璃价格大幅走强,一方面是宏观利好不断释放,重要会议密集召开,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当下玻璃基本面边际改善,产线放水冷修加速,供给压力减弱。需求方面,在旺季刚需以及情绪的提振下,中下游拿货积极性增加,玻璃厂持续去库。但临近“金九银十”尾声,中下游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库后,当下需考验终端需求能否继续承接。从楼市成交情况来看,房地产有回暖迹象,但想要彻底扭转市场信心,需要看到更多地产指标的好转。短期玻璃盘面仍是情绪主导,需注意预期差带来的情绪回落影响。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