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违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不仅直接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欧洲汽车产业加速转型,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不利于世界节能减碳的大趋势。其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名义征税是完全错误的,短期对中国汽车出口带来一定影响,长期看无法阻碍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坚定决心。 而上汽集团作为此次反补贴调查中临时关税征收比例最高的企业,也在7月5日发布声明称,为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上汽集团将正式要求欧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税措施举行听证会,进一步依法行使抗辩权。抗辩内容包括:欧委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例如调查要求配合提供与电池相关的化学配方等,超出正常调查范围。欧委会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例如将给予国内消费者的新能源购车补贴纳入在欧盟销售的补贴率计算。欧委会在调查过程中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信息和抗辩意见,基于《反补贴基本条例》第28条所谓的“不配合调查”,作出不利推定,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 同时,海外方面也不乏对此决定的抗议之声,据财联社方面表示,该决定在德国招致政府官员、行业协会及汽车企业的普遍反对。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利于欧洲经济复苏。勒歇尔介绍说,德国政企、学界都认为,贸易保护是双输的做法,增强竞争力才是共赢之道。 而此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也曾敦促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计划,称加税不符合欧盟的利益,反而会损害欧洲消费者和欧洲公司。其表示,关税正在损害从中国出口的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而中国采取反制措施的风险将严重打击德国工业,因为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量很大。其认为,从长远来看,反补贴关税并不是增强欧洲竞争力和韧性的适当措施。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长纳吉·马顿当地时间7月10日在布达佩斯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的决定,纳吉·马顿表示,匈牙利政府不支持欧盟的保护主义和市场限制措施,这一举措意味着会导致贸易战,不会对任何一方有好处。 6月多家新能源车企月度销量再创新高 下半年车市有何预期? 下图是财联社方面整理的2024年6月以及上半年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情况,从其中可以看出,理想汽车继续领跑。而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一哥”早已经凭借着毋庸置疑的实力遥遥领先...... 首先来看比亚迪,据比亚迪官方数据,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其累计销售341,658辆新能源车,再度刷新比亚迪月销历史新高。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1,612,983辆,同比增长28.46%。至此,比亚迪新能源累销超79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开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4年的销售目标定为360万辆,目前比亚迪161万辆的成绩已经完成其目标的44.7%,接下来的半年间,比亚迪需要每个月达成33万辆的销量成绩,按照近两个月来比亚迪月销量表现,市场预计比亚迪达成这一目标或非难事。 甚至在摩根大通此前对比亚迪的调研报告中还将其2024年的销量预估上调至了400万辆,足以可见其对比亚迪的信心。此外,在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7月2日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2024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超过特斯拉,预计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 造车新势力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累计交付量达到822,345辆,位居国内新势力品牌总交付量榜首。此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在6月份的交付量均突破其各自的历史新高。蔚来汽车6月交付新车21,209辆,同比增长98.09%,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交付破2万辆的成绩。2024年上半年,蔚来共交付新车87,426辆,同比增长60.24%。零跑汽车方面,其6月交付量则是首次突破两万,达到20,116辆,同比增长52.29%。 而在良好的新能源车月度销量数据的表现下,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中国仍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其中比亚迪处于领先地位。其预计,到2024年,中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将是北美的四倍;到2027年,中国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中的市场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预计到203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北美和欧洲的总销量。 短期来看,针对7月份的乘用车市场,乘联分会表示,今年7月共有23个工作日,较去年的21个工作日多两天,有利于7月产销的平稳走势。随着车市增长的结构性分化,部分企业传统燃油车产能充裕,燃油车市场萎缩压力下的去库存特征明显,休高温假的时间较长,7月车市进入休整期。其表示,上半年持续增强的大幅促销扰乱了车市正常的价格走势,终端价格修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加上二季度超强的促销力度对下半年购车客户的消费透支效应,7月以价换量的效果有可能减弱。车企结合上半年战果,也将对市场预期、产品结构及上市节奏进行优化调整,或将进入蓄力期。 展望下半年,中汽协方面表示,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实施,企业新产品密集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为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提供助力。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国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严峻,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行业运行总体仍面临较大压力,消费信心和市场环境需要继续提振和改善,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来源:SMM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