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返回旧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SFFE2030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go
lg
...
转降,一是由于猪肉和鲜菜价格涨幅回落。
生猪
保供稳价有序推进,
生猪
出栏逐步恢复,带动猪肉价格涨幅回落。8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4%,环比涨幅比上月回落25.2个百分点。从蔬菜来看,8月份北方蔬菜大量上市,前期价格是回落的,中下旬以后,南方高温天气对于蔬菜的生产供应产生了影响,鲜菜价格有所上涨。从全月来看,鲜菜价格8月份环比上涨2%,涨幅比上月回落8.3个百分点。二是国内汽柴油价格环比下降。受到国际油价下行影响,8月份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4.8%和5.2%。 从同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是由于能源和鲜菜价格涨幅回落影响。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当中能源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拉低CPI涨幅0.1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6%,涨幅比上月回落6.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去年8月份基数较高的影响,鲜菜价格的涨幅回落拉低CPI涨幅0.12个百分点。 下阶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仍然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对价格的拉动也会提升。但是我国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强大,保供稳价的措施效应会持续显现,市场价格稳定有较好的条件。从食品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目前还处于高位,今年的夏粮和早稻都实现了增产,秋粮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这些都为食品价格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猪肉价格进入到上行周期,但
生猪
产能处于合理水平,猪肉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从非食品价格看,我国工业体系完整,生产能力强,除能源以外的工业品价格保障稳定,服务供应总体充足,价格有望保持平稳。 关于您提到的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降转升,8月份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比较大,带动了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升,说明我国的消费潜力还是巨大的。在促消费政策作用下,消费逐步恢复还是有条件有基础的。 天目新闻记者: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据了解,近期国家统计局启动首次统计督察“回头看”,防范和惩治统计数据造假,可否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对统计工作的关心。今年以来,按照中央《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和《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授权,2022年国家统计局组建了7个统计督察组,于7月下旬分别进驻到安徽、江西、河南、重庆、四川等五个省市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两个国务院部门开展了统计督察“回头看”。根据《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要求,这次统计督察“回头看”的督察组对被督察地区和部门统计督察整改工作的开展情况、整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特别是数据质量提高和统计环境改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查找整改不到位及整改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同时,在“回头看”中关注有关地区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的问题、专项纠治工作的推进情况。目前,实际督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下一步各督察组会根据督察情况形成督察报告及督察意见书,及时向有关地区和部门反馈。 作为统计督察的重要方式之一,统计督察“回头看”是推动常规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重要手段,是巩固深化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成果,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加强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开展统计督察回头看,有利于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整治问题,持续巩固首轮统计督察整改成效,不断强化对统计领域公权力行使的监督,更加科学准确监测评价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重大风险挑战应对成效、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情况等,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路透社记者: 请您展望一下三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李克强总理最近提到,今年稳增长措施的力度已经超过了2020年,但是从数据看,我们复苏的态势还是比较缓慢一些,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特别关心今年的经济走势,今年二季度受到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比较明显。5月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一系列防住疫情、稳住经济、保证发展安全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8月份延续了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尽管当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一系列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效能加快释放,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显效。8月份,国内多地出现了散发疫情,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8月份,主要的生产需求指标都有所改善,说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是有效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恢复,市场需求的修复也在持续。从后期看,各地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望降低疫情的不利影响,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促进供需衔接的改善。 二是国内需求逐步扩大。从投资看,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项目开工保障增强,支持设备购置和更新升级,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3%和10%,均比1-7月份有所加快。从消费来看,就业总体稳定,在疫情精准防控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特别是汽车和家电消费优惠政策发力,有利于拉动大宗商品销售的增长。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9%,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安全发展得到保障。国际粮食和能源供应紧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制约世界经济的恢复。从我国情况来看,今年夏粮和早稻实现了增产,秋粮目前长势总体稳定,煤炭电力的保障加强,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较好保障。今年早稻产量比上年增产0.4%,1-8月份,原煤、天然气、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1%、5.4%、3.2%,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不断加强,关键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支撑了生产的稳定运行。比如,前期受“缺芯”影响困扰比较大的汽车行业,今年以来保持了较快增长。1-8月份汽车产量增长6.1%,8月份当月产量增长39%。 四是改革开放的红利继续释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动能不断积聚,有利于发挥我国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促进新动能成长。1-8月份,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其中,锂电池生产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我国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自贸区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展外贸新业态,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8月份,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0.2%,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 五是稳经济政策逐步显效发力。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及时推出,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发挥组合效应,增强发展后劲。从近期情况看,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等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1-8月份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8月份,汽车销售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下阶段,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显效,将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发展。 关于您提到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力度的问题。今年以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比2020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一是从国际看,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全球滞胀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缩力度加快。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外部变化对国内的影响是逐步增加的。二是从国内看,疫情防控难度比2020年更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难度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比较突出。但也要看到,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助企纾困,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运行,相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显效,经济会保持恢复发展的态势。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在全国各地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对完成今年的目标有哪些影响?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刚刚也谈到了,今年以来多地疫情散发,对部分地区的经济恢复造成了一定影响。从2020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看,疫情冲击尤其对消费、服务业恢复影响较大,主要还是影响接触性消费、接触性服务业。尽管存在这些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得到了彰显。同时,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在逐步显效,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态势没有改变。8月份,部分地区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对经济恢复产生较大冲击,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的四川、重庆等地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较大下滑。但一些经济大省,比如江苏、福建、浙江等,经济恢复态势较好,对稳定整个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年情况来看,尽管面临一些挑战,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的逐步显效,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态势不会改变,全年经济仍然会保持恢复态势。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一系列保交楼稳民生政策下,国常会提出了19项接续政策,允许房地产政策“一城一策”。近段时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有没有反映在房地产数据上?如何评价8月份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随着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的到来以及多地出台房地产销售的支持性措施,如何研判下一阶段房地产走势?谢谢。 付凌晖: 谢谢你的提问,房地产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今年以来,各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应该说,效果是在逐步显现的。 一是市场销售降幅收窄。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降幅比1-7月份收窄了0.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7.9%,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中小户型住宅销售降幅收窄幅度更大一些。 二是房地产续建项目投资保持增长。地方保交楼稳步推进,效果逐步显现。1-8月份,施工期超过2年即将步入交付阶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增速比1-7月份有所加快。 三是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降幅比1-7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也要看到,房地产市场仍然还在下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4%,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1个百分点。从销售方面改善传导到房地产投资生产方面,仍然需要一个过程。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仍然要继续付出努力。 新京报记者: 刚刚付司长谈到了猪肉价格的问题,想再了解一下具体情况。8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4%,这个涨幅实际上比上个月大幅收窄了超过25个百分点,具体原因是什么?另外,近期中央也分两批投放了冻猪肉储备,对于接下来的猪肉价格走势,统计局如何预判?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比较关注猪肉价格,因为这些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受到猪肉价格影响较大。7月下旬以来,有关部门合理引导
生猪
出栏节奏,8月上中旬猪肉价格有所下降,随着中秋节日临近,消费需求有所回升,猪肉价格出现了一定上涨。从整个8月份来看,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回落了25.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0.01个百分点。在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下,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2.4%,涨幅比上月扩大了2.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大概0.3个百分点。 下阶段,从需求来看,随着国庆假日临近,猪肉需求会有所增加。从供给来看,目前
生猪
产能总体处于合理水平,随着市场价格上涨,
生猪
养殖的盈利状况目前比较好,大部分养殖户预期向好,有利于
生猪
供给总体稳定。从政策面来看,在
生猪
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政府储备冻猪肉适时投放,有利于引导猪肉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近期,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今年中央冻猪肉储备连续两次投放,并指导各地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综合来看,下阶段猪肉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价格稳定还是有较好的条件。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投资的。请您评价一下如何看待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的落地显效,下阶段投资是否会加快增长?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对于稳定经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从8月份来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遭遇高温等极端天气,对一些投资项目施工产生了不利影响,部分地区投资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各地区各部门有力实施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提振制造业投资,带动整体投资加快。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的加快,是在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的背景下实现的,说明稳投资政策的效果,特别是对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影响逐步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各地推动新能源、新医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强链,强化项目资金等要素保障,有力支持制造业投资增长。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1.5%。其中,1-8月份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9.6%。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回升比较明显。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有效投放,各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民生发展,积极推进交通、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增长。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3%,比1-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 三是结构调整和民生保障投资较快增长。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和绿色转型持续深入,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2%,同时各地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投入不断加大。前8个月,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4.1%,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1.4%。 总的来看,各地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扩大有效需求,发挥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带消费综合效应,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效果逐步显现。但要看到,当前需求不足制约仍然比较明显,下阶段要继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盘活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促进社会投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增后劲提水平,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lg
...
Elaine
2022-09-19
国家发改委最新研判:猪价部分时段或有回落!市场供需情况如何?
go
lg
...
价格司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召开会议,对国内
生猪
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再分析、再研判,听取专家对做好
生猪
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建议。 自8月末天气转冷,加上中秋等节日,终端消费有所改善,养殖户的看涨情绪增强,市场压栏惜售,规模场多提价出栏,以及部分地区二次育肥增多,支撑猪价连续上涨,逼近7月价格高点。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9月将陆续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确保节日期间猪肉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据了解,从8月中旬开始,河南地区外三元现货价格从21元/公斤左右开始持续上涨,最高至9月初再次触及24元/公斤一线,而后在冻肉抛储等调控措施的影响下再度小幅回落,目前在23—24元/公斤之间振荡运行。 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副总经理许晓燕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本轮猪价再度冲高,主要是在供应稳定的情况下需求端持续恢复所致。步入8月之后,需求端开始触底回升,截至9月9月,卓创日度样本屠宰量已较8月初增长18.8%,鲜销率也持续回升至较高水平。在屠宰量增加的同时,猪肉价格同样表现出持续上涨的良好态势,使得屠宰企业毛利重回盈利区间,也保证了屠企开机的积极性。 “考虑到24元/公斤的
生猪
价格,对应猪粮比价8.29:1,接近正常比价区间上沿,对应
生猪
养殖行业1000元/头以上的高额利润。若此状态持续,则很可能再度引发
生猪
产能过快或过量增长,导致远期猪价再度大跌,损害养殖主体利益。”许晓燕表示,实际上自今年5月份开始,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然进入持续恢复的态势当中。因此,从两次在24元/公斤一线,相关政府部门的表态以及采取的措施来看,猪价继续上行的政策调控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据徽商期货
生猪
分析师尉秀介绍,受冻猪肉的放储以及新冠疫情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今年的企业冻肉价格并没有因猪价的上升而上升,且企业冻肉走货量不如预期,受冻肉存储期限影响,绝大部分将在年内供应市场,会利空行情。“今年二次育肥与前几年二次育肥状态不一样,8月中旬起抓的二次育肥成本比较高,所以压栏比较慎重,养殖户一般会根据行情走势调整出栏节奏。因此在出栏节奏的调节下,短期猪价跌幅有限。” 尉秀认为,进入四季度,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推算,10月份起
生猪
产能降逐步恢复。而随着季节性猪肉需求旺季的来临,需求会逐步上升。综合考虑,四季度猪价重心总体依然会上移,但受制于相对高价以及整体市场环境制约,现实的消费能力或低于预期,或会制约价格的增幅。建议关注出栏节奏,以及供给增加的幅度同需求增长之间差距的博弈。 在中州期货
生猪
分析师章佩英看来,中秋节后猪肉消费有所回落,加之多省市新冠疫情反复,大多屠宰场缩减宰量降低开机、压价情绪偏强,
生猪
价格弱势回调。9月中下旬企业出栏情绪相对积极,市场供应偏多。虽然天气转凉加上学校开学,需求端预期向好,但短期消费量惯性回落,中旬猪价或继续偏弱调整,下旬临近国庆节,节日消费提振下,猪价有望止跌或小幅上调,月内猪价先抑后扬窄幅波动。 章佩英提示,期货盘面在政策压制下,短期将持续偏谨慎,且节后猪价有回调压力,期货利多素材受限制,盘面预期受拖累振荡调整。中期来看,消费恢复性增长促使供需趋紧,现货有突破性上涨的可能。因此,盘面经过回调LH2211与LH2301合约仍有做多空间。风险点在于四季度消费增长不及预期,不能支撑猪价继续向上突破,盘面因预期不足而回落。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9-16
瑞达期货广西都安
生猪
“保险+期货”项目落地
go
lg
...
展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
生猪
“保险+期货”项目正式落地。据了解,该项目为都安瑶族自治县5390头育肥猪提供1265.84万元风险保障,项目采用费用多方共担的方式,极大减轻了养殖户负担,探索“保险+期货”产业帮扶新模式。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在保障周期内,当
生猪
结算价格低于约定的目标价格,保险公司根据结算价格和目标价格的差额进行赔付。 瑞达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合理利用和发展“保险+期货”,可以更好发挥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为农民撑起“保护伞”,实现增加收入、稳健经营的目的,从而提高养殖主体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动都安瑶族自治县
生猪
产业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
lg
...
Elaine
2022-09-14
本周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
go
lg
...
国家发改委9月13日消息,根据当前
生猪
市场形势,为切实做好
生猪
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本周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国家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关注
生猪
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积极组织开展猪肉储备调节,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
lg
...
Elaine
2022-09-14
国家统计局:9月上旬
生猪
价格旬环比上涨4.4%
go
lg
...
24种产品价格上涨,26种下降。其中,
生猪
(外三元)价格为23.5元/千克,涨幅4.4%。
lg
...
Elaine
2022-09-14
节后首个交易日国内商品期市涨多跌少
go
lg
...
,市场预期大豆供应趋紧。下游需求方面,
生猪
价格上涨,养殖利润较好,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加之
生猪
需求旺季到来,养殖企业备货需求强劲,豆粕库存下降。”徽商期货豆粕分析师张应钢认为,短期内豆粕或延续上涨趋势。 油脂方面,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本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达到209万吨,累库幅度远超市场预期,棕榈油供需结构显著宽松。“棕榈油供应保持充裕,加拿大菜籽丰产令全球菜籽供应转向宽松,加之美豆上市在即,油料供应紧张状况将有所好转,油脂价格或维持偏弱振荡。”徽商期货油脂分析师郭文伟提醒。 原油系商品昨日表现也比较强势,SC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一度大涨超7.5%,收盘涨5.19%,低硫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涨超4%,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涨3.5%。国泰君安期货能源高级研究员黄柳楠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中秋假期期间外盘原油大涨影响。在他看来,油价重心9月或继续下移,“油价核心逻辑依然在于,海外主要央行频繁鹰派表态,地缘冲突频发下市场风险偏好暂时悲观,价格不易出现明显回暖”。 黄柳楠介绍,上周以来,市场对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快速提升,这意味着至少在9月22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前油价出现强势反弹的概率不大。同时,俄乌冲突的再升级从中长期看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加大,海外市场需求下行压力依旧较大。 在原油系商品中,沥青表现最弱。“虽然基建名义增速一直保持高位运转,但依旧过剩的产能以及道路沥青需求兑现不足或长期抑制沥青需求。”黄柳楠说。 昨日,有色金属普遍跳空高开。东证期货衍生品研究院有色分析师孙伟东向记者解释,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元走弱以及全球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另一方面,近期有色金属供应普遍表现出紧张局面,全球显性库存同步走低。 对于领涨有色金属且近期波动率显著提高的镍,孙伟东认为,从基本面看,精炼镍结构性短缺问题暂未完全解决,低库存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其上涨弹性。“总的来看,短期市场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大,主产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存在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需要警惕外部市场情绪再度变化带来的盘面压力。”他提醒。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9-1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2年8月份CPI和PPI数据
go
lg
...
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食品中,
生猪
出栏逐步恢复正常,加之消费需求季节性走弱,猪肉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5.2个百分点;8月北方蔬菜上市量增加,但中下旬南方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蔬菜生产供应,全国鲜菜价格先降后涨,全月平均比上月上涨2.0%,涨幅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鸡蛋和鲜果价格均呈季节性变动,分别上涨3.5%和下降1.0%;粮食、食用植物油、水产品等其他食品价格变动不大。非食品价格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4.8%和5.2%,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0个百分点;服务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持平,其中受疫情影响,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下降7.5%和1.0%。 从同比看,CPI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0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2.4%,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影响;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上涨6.6%和12.7%,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3%和6.0%,涨幅比上月均有回落;食用植物油和粮食价格分别上涨7.9%和3.3%。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3.0%,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0.2%、21.9%和19.8%,涨幅均有回落;服务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据测算,在8月份2.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7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二、PPI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8月份,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和国内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全国PPI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影响PPI下降约1.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P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7.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4.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4.3%,降幅均有所扩大;受基建投资拉动影响,部分行业需求略有改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2.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0%,降幅均有所收窄;受高温天气影响,电力需求增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由下降1.1%转为上涨0.3%。 从同比看,P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影响PPI上涨约1.87个百分点,是推动PPI上涨的主要动力;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6%,影响P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上游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涨幅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扩大,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涨转降,部分缓解了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PPI同比涨幅回落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外,还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国内输入性价格传导压力有所减轻;二是煤炭等行业增产保供效果持续显现,市场供应保障有力;三是受多重因素影响,钢材等行业需求偏弱。 据测算,在8月份2.3%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lg
...
Elaine
2022-09-09
中国海关:2022年8月份中国进口肉类(包括杂碎)65.8万吨
go
lg
...
中国海关:2022年8月份中国进口肉类(包括杂碎)65.8万吨
lg
...
Jupiter
2022-09-07
生猪
期货出现下跌
go
lg
...
生猪
期货出现下跌。根据涌益咨询的数据,国内
生猪
均价23.58元/公斤,比上一日维持下跌0.06元/公斤。从供需层面看,当前
生猪
存栏阶段性减少、前期养殖盈利偏高,猪价总体处于正常区间内。总体而言,短期随着消费恢复预期,猪价或以震荡偏强为主。长期受政策影响和未来存栏恢复影响,国内猪价的上涨空间有限,而下方则受养殖成本支撑。企业可以等上涨后卖出套保,长期投资者可以等待价格回落至19000-20000一带再逐步择机入场买入。 来源: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lg
...
Jupiter
2022-09-07
国家发改委: 9月8日国家开始投放中央猪肉储备
go
lg
...
备投放准备工作。下一步,国家将密切关注
生猪
市场动态,必要时进一步加大储备投放力度。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出栏节奏,相关企业有序释放猪肉商业库存,保障市场需求。
lg
...
Elaine
2022-09-06
上一页
1
•••
154
155
156
157
158
•••
16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