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终端进一步走弱,订单未有起色,短纤工厂开始减产。 观点:PX-PTA本身环节矛盾不大,需求未出现好转,相对油价估值仍有压缩空间,若美国零售不及预期,可能继续探底。 MEG:供应边际走高,弱需求下走势偏弱 供应端:开工率回升到65%,其中合成气制EG开工提高到63%。昨日山西新疆共计70万吨合成气制EG装置重启,马来西亚75万吨EG装置重启。 需求端:聚酯开工85.7%,下游终端进一步走弱,订单未有起色,短纤工厂开始减产。 库存端:截至8月12日,华东主港库存为66.7万吨,累库0.1万吨。 观点:EG港口库存紧张局面缓解,供应继续走高,需求一般,供需从紧平衡变为略宽松,预计走势将偏弱。 纯碱玻璃 1、市场情况 玻璃:今日浮法玻璃现货价格14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持平。华北市场多数价格稳定,成交一般,下游刚需采购,沙河部分期现货源价格仍有下滑。华东、华中市场多数原片企业价格持稳,市场成交价格较为灵活。华南区域市场暂时维稳,前期补货接近尾声,厂家出货较前期放缓。四川局部有价格松动,云贵区域保持稳定;西北本地货源继续维稳。 纯碱:今日,国内纯碱市场走势弱,情绪低迷,成交零散。装置运行波动不大,个别企业负荷提升,产量及开工稳步提升。下游需求不温不火,按需为主,原材料库存下降。期货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预期走弱,观望情绪重。 2、市场日评 玻璃:根据新开工竣工周期计算,当前玻璃需求已进入持续下跌周期,需求增量依赖于保交房政策,但增量难改需求走弱趋势,玻璃行业未来两三年或持续承压。终端加工厂订单持续减少,验证需求走弱趋势,建议逢高空。目前整体宏观情绪较弱,玻璃已经跌破成本,谨慎操作,关注生产线冷修情况。 纯碱:近两年纯碱产能增加30%左右,需求增速不及供给,供需过剩,并且纯碱近一年高利润,上下游库存处于高位,周产处于历史较高位,中长期偏空,建议逢高空。当前宏观情绪较弱,纯碱跌到成本附近,谨慎操作,关注供给变化情况。 甲醇 甲醇: 供应端:截至8.8日,国内82.5%,环比升7.5%。海外开工69.2%,较上期持稳,非伊装置春检逐步结束,7、8月进口高位。 需求端:截至8.8日,下游加权开工73.2%,升8.2个百分点;其中MTO开工率升12%至82%,主要恒友和神华CTO装置开车。传统下游开工49.7%降2个百分点(主要受醋酸开工下降影响)。 库存:截至8.14日,港口库存98.5升4.5万吨,到港开始回升;工厂库存43.8万吨增0.3万吨。 观点:随着近期到港下降沿海MTO重启,港口累库压力放缓;但国内7月下开始开工快速回升,供应压力仍高于需求,因此8月虽有边际改善但仍累库,现实压力仍在,若至9月MTO回至高位,预计才将开启去库。其自身供需来看,煤炭不大跌情况下预计震荡偏多观点(重启预期已交易只剩兑现部分,MTO利润仍不高,易涨难跌但空间有限)。另原油及国内外宏观,也会间接影响至甲醇。渤化MTO已重启,久泰近期也将兑现。 PP PP日评: 供应端:截至8.8日,PP开工率升1个点至至85%,7月底开始装置逐步回归。海内外价格整体持稳,出口关闭。 需求端:截至8.8日,受基建稳步推进影响,塑编、管材开工回升。PP下游行业平均开工升0.5至48.8%;订单利润持稳。 库存:石化聚烯烃库存81.5万吨,周度去库2万吨。中上游累库;下游原料库存、成品库持稳。 预测:PP中上游再次累库,供应兑现回升而下游改善不明显(贸易商数据显示中游库存较往年高,下游仍差);供需预期仍偏弱。但主要还是受原油、宏观影响,在近端需求不崩塌前(即将进入备库-旺季),预计震荡偏弱(PDH开工高位,新投产逐步兑现,供应弹性大)。多空比仍在下行趋势中,资金仍在持续流出。 PE LLDPE日评 供应端:截至8.8日PE开工率升4至90.5%,7月下装置开始回归。进口窗口关闭。 需求端:截至8.8日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上周增0.3至40.3%。农膜、管材上升,其他持稳。 库存:石化聚烯烃库存81.5万吨,周度去库2万吨。中上游累库;下游原料库存、成品库持稳。 预测:PE春检略超预期,但近两周也大幅回升兑现预期;下游开工仍弱,边际略改善(贸易数据同样显示中游库存高,下游淡季明显),年底前投产压力不大,基本面驱动偏弱但压力不大。近期主要主要还是受国内外宏观、原油拖累。多空比近两周已企稳,现货也有企稳迹象,只是09资金持续大幅流出后博弈空间不大,01PE也有新投产压力。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