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场集运巨头的“军备竞赛”中,包括韩国HMM(原现代商船)、长荣海运、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在内的亚洲公司成为了推动大型化趋势的“急先锋”。Alphaliner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间,全球前十大集运巨头的平均船舶尺寸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HMM增幅最为显著,平均船舶尺寸在短短五年内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1011TEU,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平均船舶尺寸超过10000TEU的集运公司。紧随其后的则是长荣海运,平均尺寸增加37.9%至7857TEU;ONE排名第三,平均尺寸增加13.1%至7738TEU;阳明海运排名第四,增加19.9%至7587TEU。与此同时,以色列以星航运(ZIM)则是过去五年间唯一一家平均船舶尺寸缩小的公司,平均尺寸减少10.5%降至4395TEU。 集装箱船市场运力阶梯替换的“瀑布效应”。在集装箱船新船交付量持续创下新高,全球集装箱船队正在加速扩张,克拉克森研究预计今年全年船队增速将达7.4%。考虑到预期的交付规模,在供给端逐渐承压的背景下,班轮公司的运力管理无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班轮公司利用运力阶梯替换分散航线的供给端压力,这一“瀑布效应”给集装箱船细分市场租金和运价带来连锁反应。因此,追踪全球集装箱船队的运力部署趋势至关重要。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是“瀑布效应”的源头。克拉克森统计,全球集装箱船队中17,000TEU以上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共195艘合计406万TEU。以TEU计,占集装箱船队规模的15%。受限于船舶尺度,目前所有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均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该类船舶几乎都被部署在远东-欧洲主干航线上。今年至今,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交付量高达20艘合48万 TEU。班轮公司除运力闲置这一选项外,只能将交付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投放至远东-欧洲航线。克拉克森统计8月该航线上部署的运力达到创纪录的590万TEU,较今年1月增加13%且较2020年1月增加29%。当前远东-欧洲航线三分之二的运力为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 2、集运指数(欧线)期货 上周EC2304合约收于891点,周度涨跌幅为1.25%,市场参与度有所下降,日度成交量降至20万至25万手之间。受月初挺价预期影响,周内一度涨停,之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远月合约由于距离目前时间较远,资金参与热情偏低,整体成交量不高,基本不及万手。其对标的现货指数SCFIS(欧线)9月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为896.92,较上期下降8%。 3、集装箱运价 从综合的运价指数来看,上周波罗的海货运指数从1526.62降至1455,SCFI运价综合指数从1033.67降至999.25,需求偏弱,SCFI再度降至千元之下,整体集装箱航运的运价已基本处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从分航线的运价指数来看,四大主要航线涨跌分化。美东航线从917.47降至914.66,美西航线由766.87增至784.04,欧洲航线由1109.82降至1074.20,东南亚航线由540.48增至548.91。 整体来看,集装箱航运运价在经过一年多的下降后,主流航线运价多已接近甚至回到2019年疫情爆发前的价格水平,目前基本处于磨底阶段。 4、集装箱运力 从全球主流航线集装箱运力情况来看,跨太平洋集装箱运力从538066TEU降至533409TEU,减少4657TEU;跨大西洋集装箱运力从161922TEU降至156104TEU,减少5818TEU;亚欧集装箱运力从459539TEU降至453675TEU,减少5864TEU。整体来看,跨大西洋的运力8月以来出现明显下降,而亚欧和跨太平洋运力处于阶段性的反弹之中。 从航线的收发货和到离港准班率来看,全球主流航线的准班率不同程度提升,亚洲到欧洲的收发货服务准班率已基本接近2020年初,到离港服务准班率也居于主流航线前列,整体集装箱航运的运力服务延续恢复态势。 5、宏观需求 北美方面,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PMI为54.5,创2月以来新高,预期52.5,前值52.7。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6万人,预期23.4万人,前值自22.8万人修正至22.9万人;8月26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67.9万人,预期171.5万人,前值自172.5万人修正至171.9万人。美联储官员洛根表示美联储9月跳过加息可能是合适的,跳过并不意味着停止加息;还不确定已经消除过度通胀;美联储需要“谨慎地”调整政策,必须逐步进行。 欧洲方面,欧元区7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2%,预期降0.1%,前值降0.3%;同比下降1.0%,预期降1.2%,前值降1.4%修正为降1.0%。年初以来,欧元区的服务业需求反弹,带动我国出口欧洲的增速也同步反弹,但4月以来,欧元区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景气度见顶回落,连续5个月走弱,欧元区需求对运价的支撑空间有限。 整体来看,欧洲经济8月服务业PMI降至荣枯线之下,需求进一步放缓,美国服务业需求反弹,软着陆预期加强,但全球经济需求较为偏弱。最新中国8月出口数据显示,受去年8月基数下降影响,8月出口美国增速同比降至-9.53%,7月数据为-23.12%,仍处于低增速之中。8月出口欧盟增速同比为-19.58%,增速连续4个月为负。受制于全球经济需求欠佳,整体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也未见明显提升。 04 油轮 1、行业要闻 油轮船东达成共识:油轮市场将在至少3年内继续保持强劲。航运界网消息,据《航运观察》(ShippingWatch)报道,Hafnia、d'Amico、Torm、天蝎座油轮(Scoropio Tankers)和Ardmore Shipping五家油轮船东的首席执行官在分析了上半年的营收和利润后一致认为,至少在2026年之前,油轮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天蝎座油轮的首席执行官Robert Bugbee解释称,该预测是基于吨英里需求的改善和供应有限的基础上推断的,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年里为油轮带来了高利润的业务。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能源市场动荡,抬高了汽油、取暖油等成品油的运输价格。如今,这种转变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Torm的首席执行官Jacob Meldgaard表示:“当下俄罗斯原油及石油产品面临的一系列的制裁,导致市场情况与去年上半年存在较大差异。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状况,叠加石油需求高企和航程更长等因素,形成了我们长期以来看到的最强劲的市场。” 2、上周市场 油轮运价双双下降。原油运输指数BDTI从740降至713,成品油运输指数BCTI从837降至764。7月最新数据显示,从欧佩克出发的油轮运量连续第4个月下降。从欧佩克出发的航行中油轮运量从6月的23.05百万桶/天降至22.58百万桶/天,从中东出发的航行中油轮运量从16.89百万桶/天增至16.98百万桶/天。 05 LNG 1、行业要闻 全球最大!沪东中华27.1万方LNG船获四大船级社AIP认证。9月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Gastech 2023大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设计,同时获得美国船级社(ABS)、英国劳氏船级社(LR)、挪威船级社(DNV)和法国船级社(BV)国际四大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开发设计的最大型LNG运输船,意味着中国LNG船研发设计建造从大型一举跨入超大型领域,也标志着中国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向着世界领先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目前,全球LNG贸易供需两旺,中东、北美LNG出口大幅增长,我国LNG进口也呈逐年高速增长态势。因此,沪东中华成功研发这一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以单船的大载运量来弥补需求缺口,满足市场预期。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众望所归。 2、上周市场 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9月8日,液化天然气市场价格为4106元/吨,9月1日市场价为4071元/吨,上周价格上涨0.86%。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7月液化气产量来看,与不断下降的液化气价格不同,我国液化天然气月度产量基本处于上涨趋势之中,2023年7月液化天然气产量微增至161.72万吨,增速由10.28%增至13.57%,整体依旧处于正常的增速波动区间之内。 06 总结展望 1、干散货航运:全球疫情后外需再度呈现后劲不足迹象,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周期导致海外制造业疲弱延续。外需持续拖累下三季度出口难有较大好转,但近期国际油价上涨下对航运市场有较大利好,生产和需求仍面临较大约束,市场亟待经济刺激政策。美国7月非农和CPI略微不及预期,市场普遍预测7月为本轮加息终点,但政策端鹰派仍在延续。日央行调整YCC政策边界,为加息做好铺垫。7月底以来高层连续推出稳消费投资组合拳,海外美国7月非农低于预期,9月暂停一次概率上升。7月外贸和金融数据显示内外需同步回落仍在延续,干散货市场三季度复苏预计不及预期。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带动需求的回升,干散货市场有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得到改善。资产价值将继续受益于处于历史低位的新造船订单量,在交付量有限的情况下,干散货船队运力在2023-24年预计增长2-2.5%。 2、集装箱航运:目前市场处于传统旺季,但集装箱航运市场第三季度旺季不旺,需求低迷和运力过剩导致运价易跌难涨,越来越多的航班遭取消,船舶闲置亚洲港口,这样的趋势或将在未来数月延续。因此,短期运价或继续筑底震荡,中长期由于运力过剩和全球需求偏弱,价格中枢或仍有下降空间。 3、油轮:短期看,市场消息面喜忧参半,需求前景预期向好,但因市场对原油供应收紧的担忧,运价波动回调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看,供给稳定下的需求恢复继续为旺季复苏积蓄动能。需求侧,中国经济逐步回暖,原油进口需求有望继续为VLCC运价提供支撑。 4、LNG:在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市场,由于欧洲和亚洲主要国家的温暖冬季和充足的天然气库存,与此同时可用运力增长,导到2023年第一季度现货价格仍然较低。由于现货费率较低,而且市场的不确定性,船舶承租人越来越倾向于以固定的租金锁定合同。随着需求显示出复苏迹象,前景依然乐观,有限的运力供应增长将致使在2023年底呈现供需偏紧的格局。 07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 2、集装箱运力供给超预期 3、市场需求超预期低迷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