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了136号文,全面打响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战役: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入市,电价由市场决定。同时推机制电价、差价结算机制,区分新老项目实施不同政策保障——政策架构已画。
如今已有省份出台配套方案,但针对增量项目:
面临电价收益的波动性、各省市政策规则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技术门槛提高与系统适配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环境的复杂性;“收益模型完全重构,风险难以把控”成了很多企业最大的焦虑。
再加上法律条款擦边球多、履约纠纷潜藏,项目可投可不投?入市后真能“活下来”?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生死关”。
万幸的是,你不是困在无人区。
本届【NET ZERO CHINA 光伏产业大会】-【光伏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发展专题研讨会】,9月15日~9月17日,江苏·苏州,我们邀请到多位行业大咖坐镇现场,从政策解读、配套方案、投资模型、法律风险、市场实操等全方位拆解“光伏全面入市”下的行业机遇与风险。
这场论坛完全免费开放!
带上你的问题,来现场听干货!
报名网址: https://smm-netzerosolar.smm.cn/tickets?fromId=acd15bbd84
报名二维码:
会议同期举办:
l 光伏大会主论坛
l 光伏行业破解内卷高质量发展论坛
l 光伏海外市场论坛
l 光伏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发展专题研讨会(免费入场)
l 光伏产业供需对接会
l 光伏组件市场研讨会(定向邀请)
l HJT组件市场研讨会(定向邀请)
l SMM光伏组件Tier1颁奖典礼
l SMM“光芒杯”颁奖典礼
研讨会嘉宾一览
主持人
陈光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
能源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子课题负责人所获得的重大奖项共计7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1项,省公司级奖励7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完成国网公司战略课题《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形态及枢纽作用研究》《跨能源品种可调节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研究》等课题和苏州市政府《苏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苏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白皮书》《苏州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编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已授权9项;参编《城市能源革命整体解决方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等著作2部,相关成果多次在《中国能源报》《苏州日报》等官方媒体发表。
议题1:光伏入市展望——国际经验镜鉴
高驰
睿博能源智库
分析师
欧美已先行十余年,经历了新能源补贴退坡到市场化交易的全过程。机制电价、差价结算、容量市场的设计,都为中国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企业最该关注的,不是照搬,而是理解:如何在规则中找到稳定收益的锚点。
高驰,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政治经济学硕士。现供职于睿博能源智库(Regulatory Assistance Project)。该组织为全球多个国家的能源监管者提供基于有效国际经验的政策支持。高驰深耕能源与电力市场领域,系统研究中美及欧洲电力市场的机制与监管框架设计,致力于通过深入的市场设计比较,为市场参与者与监管部门提供前瞻性洞见和切实有效的实践经验。
高驰积极推动跨机构、跨国界的学术与政策交流,曾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复旦大学、加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创新、能源转型政策分析及新型能源资源商业模式等核心课题的研究。同时,与国际能源署(IEA)、加州-中国气候研究所(California-China Climate Institute)等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其核心工作聚焦于:新一代电力市场体系设计、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商业模式、支持能源转型的电价机制创新、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与价值实现、电动汽车作为电力资源的发展路径等。文章常刊发于《南方能源观察》、《中国能源观察》、《中国电力报》等行业媒体。
议题2: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张高
国网能源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在新能源装机快速攀升的背景下,省间交易壁垒、电价分化、消纳差异正日益凸显。
张高将从顶层视角,剖析如何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使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升消纳能力,减少区域弃光弃风。对企业而言,这不仅关乎短期收益,更关乎未来十年发展格局。
张高,国网能源研究院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力市场、电力体制改革等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的重大课题20余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等电力市场相关政策文件起草编制工作,主笔《电力现货市场实务》、参与《电力现货市场101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中电联管理创新大奖、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议题3:新能源参与南方区域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唐猛
深圳能源集团
电力交易中心主任
南网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负荷与资源结构差异极大。如何因地制宜?如何选择区域市场和交易模式,将是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
唐猛,武汉大学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深圳能源集团电力交易中心主任。
最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深圳能源集团科技创新重点项目4项,内容涉及用户侧电力需求侧管理关键技术、现货市场下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现货市场下新能源交易、气电参与南区区域市场关键技术等课题,并获得集团优秀课题奖励,并发表论文3篇,发明专利授权3项(包括课题、著作、奖励)
目前担任全国电力需求侧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深圳储能产业协会委员、国家智能微电网专委会委员,参与标准制定及评定5项。
议题4: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的分布式光伏发展路径探究
李晨阳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业委员会委员
136号文不仅针对集中式电站,分布式同样要入市。问题是:分布式交易规模小、预测难度大、用户侧差异大,如何参与市场?未来或许需要更多创新模式,如聚合商、虚拟电厂,帮助分布式光伏以“抱团”的方式参与市场。
李晨阳,国网(苏州)城市能源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虚拟电厂,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课题,内容涉及虚拟电厂发展路径与市场交易机制、负荷侧资源管理与调控等,相关成果多次在《中国电力报》《能源决策参考》等发表。
议题5: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张鹏
长城证券华能产业金融研究院
能源转型研究中心主任
在固定电价时代,光伏电站几乎等同于“类固收产品”,融资容易。
而市场化后,金融机构看重的将是企业的风险管理与交易能力。
这意味着:谁能证明自己能在市场中稳住收益,谁才能拿到低成本资金。
张鹏,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能源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本科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就职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核能技术研发、新能源投资咨询评价等工作。当前主要开展能源电力相关产融结合研究,科创资产孵化和创新金融产品设计工作。
议题6:新能源入市背景下的政策支持路径解读
胡高俊
远景能源公司
电力市场战略总监/资深交易员
136号文提出框架,但地方配套仍待明确。如何理解差价结算的操作细则?偏差考核是否存在豁免机制?强制储能的补偿政策何时落地?
这些政策红利与风险,需要企业第一时间把握。
胡高俊,德国布伦瑞克工大电气工程硕士毕业,主攻能源经济方向,对国内外电力市场有丰富的研究。长期从事国内外电力市场交易、政策研究相关工作,操盘交易电量累积超1000亿千瓦时,在发电侧、售电侧拥有十多年的电力市场实战经验。
议题7: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下光伏交易的探索实践
相阳
通威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四川电力企业协会
交易总监/电力市场专业工作组专家
来自一线的交易案例分享,将展示企业如何在现货市场中预测电量、如何规避偏差风险、如何通过辅助服务与储能套利提升收益。
对企业来说,这才是真正可落地的“生存指南”。
相阳,通威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交易总监、四川电力企业协会电力市场工作组专家,具有电力与金融复合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中级经济师,CIIA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获四川电力交易员大赛二、三等奖、中电联电力行业优秀技能选手,中国最佳金融期货分析师。具有多省电力现货交易经验,覆盖火电、水电及新能源为主省份,年均交易电量逾百亿,在园区级源网荷储系统开发、聚合交易具有丰富经验。
会议报名与合作
报名网址: https://smm-netzerosolar.smm.cn/tickets?fromId=acd15bbd84
报名二维码:
本次会议致力光伏全面入市背景下,推动相关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参展企业可以选择会场展板展示、企业展台展示、宣传物料展示、主题发言等多渠道宣传方式。如有特殊定制需求,可单独沟通磋商。具体可联系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