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工早评 | 2025年7月30日
品种:股指、贵金属、国债、基差、金工日报、资金日报
股 指
股指继续上涨,关注重要会议
昨日A股延续牛市,四大股指均上涨,中证1000最强,上证50偏弱。两市成交量缩到1.8万亿。盘面上百花齐放,反内卷和科技医药都有表现,银行板块继续回调。
外围环境上,美国和日本欧洲达成贸易协议,中美谈判结果一般,未获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会有放松信号,以及近期的重要会议是否给出更清晰的政策方向。行业反内卷的政策仍在不停推出,改善了过剩行业的长期预期,科技军工医药等板块继续活跃。
资金面上,低存款利率下,资金不断从存款向非银转移,成交放大,股市资金面仍然偏乐观。
结论:股指由资金面和政策面驱动的走强格局仍然没变,短期题材的退潮也会有新的题材接力,目前仍然偏乐观,需要关注国内重要会议和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会对资金和政策预期带来边际改变。
贵金属
贵金属受到美债利率回落出现回升,随着美联储利率决议即将来袭,美国二季度GDP以及关税消息频出,市场选择避险资产配置。
关税方面,关于中美的谈判结果仍不明朗,双方各自表态,特朗普可能会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后利用中美消息抵消市场冲击。李成钢说,中美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美国财长贝森特称,与中国会谈的总体基调“非常有建设性”,只是我们还没有签字。我们不想与中国脱钩,而是想降低风险;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未与中国就出口管制达成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美欧贸易协议仍有许多问题尚待协商,并称“接下来还有不少商讨的空间”;其他各国也在8月1日前加紧谈判;特朗普表示将在不久后宣布对药品征收关税,全球关税将在15-20%左右,这较比4月的对等关税显著下降风险;关税驱动趋弱。
特朗普仍在施压美联储降息,在被问及美联储本周是否应该降息时,特朗普表示我认为必须这样做。特朗普期望能在关税落地前确认降息以缓冲关税落地的风险。无论是上周特朗普访问美联储还是采访时刻表示降息预期,体现了特朗普的政治作秀作风,旨在通过损害美联储形象以加大对美联储的压力。关于美联储“独立性”的taco交易仍保留,日内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市场波动加剧。
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部分官员仍支持维持利率。特朗普再次发帖呼吁美联储降息,利率应该降低3个百分点,甚至更低。美债利率的高位震荡仍然给传统银行和金融体系形成压力,但美股和稳定币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元的流动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未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上行。欧央行在上周维持利率不变后,后续的降息路径将受到一定抑制。美欧关税协议的相对不对等使得欧盟内部产生较大分歧,欧元出现明显回落从而引起美元的回升,各央行的利率预期仍下不断挑战中并形成对于美元指数的干扰。
美国6月JOLTs职位空缺 743.7万人(预期750万人),这支持了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但只是逐步降温的说法,职位空缺数仍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美国7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 97.2(预期95),现况指数下降1.5点至131.5点。预期指数升4.5点至74.4。但预期仍低于80的门槛,标志着连续第六个月出现衰退。整体受到高利率的影响,美国经济走势仍存在隐患。
美国财政部公布由于季度初现金水平较低,第三季度借款预估比4月份的预测高出4530亿美元,将7月至9月借款规模预期上调至1.007万亿美元。预计10月至12月净借款规模5900亿美元。有消息称德国政府将批准创纪录投资的2026年预算草案,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各国债务端仍在累积,货币逻辑也受到支撑。
受到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的波动,在GVC波动率维持低位较长时间后出现了回升;关税日期临近,消息面上给市场形成干扰,从而造成短期波动;美元指数的反弹形成一定市场波动;中长期全球货币信用,公共债务,以及大国对抗的担忧并未缓解的当下,黄金的长期走牛格局仍未逆转。
国 债
债市避险逻辑推动,悲观情绪催化,国债期货全线大跌,TL收盘117.870。
今日央行净投放2,344亿元,资金面继续维持宽松,DR001为1.36%,DR007跨月为1.56%,较前日均有所下降,国股行1Y存单利率升至1.6750%,与10Y国债利差升至0.07%。
全天复盘:早盘市场对育儿补贴进行定价,非银继续维持卖出,政治局会议和关税谈判同时启动,市场避险逻辑落地,光伏收储会议和地产传闻发酵,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现券尾盘后跌幅加大。
短期主线:资金面是短期国债市场的核心驱动。资金面仍保持宽松,基金和券商持续净卖出构成抛压,负反馈加剧带来破位下跌,下月初可能会走出利空出尽的反弹行情。
中长期主线:结构性转型带来的通缩压力是国债的中长期驱动,需持续关注货币、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以及产业结构性改革进展。中长期来看,结构性转型带来的通缩压力仍是国债的核心驱动。然而,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光伏、煤矿等行业供给侧优化已初显成效,产品价格回升趋势显现,有助于修复企业盈利并提升通胀预期。下半年需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发力节奏及产业政策落地时点,若货币财政协同加强,可能阶段性缓解通缩担忧,对国债走势形成扰动
基 差
金工日报
资金日报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