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供应受到限制,秋季北方连续降雨影响花生粕、棉粕等杂粕的供应。而且,豆粕目前的现货价格维持在近几年同期的相对低位,性价比高,仍然是植物蛋白的首选。因此,四季度豆粕需求预期依然旺盛。 然而,前期巴西大豆压榨利润大幅缩水,截至10月24日,12月船期的巴西大豆对中国盘面的榨利已倒挂230元/吨,这使得近期国内采购巴西大豆船期的节奏推进迟缓,2026年一季度的进口大豆需求尚未得到充分覆盖。 截至10月中旬,中国11月船期进口大豆的采购量达526万吨,完成率为88%;12月船期进口大豆的采购量约72.6万吨,完成率仅16%;而2026年1月船期进口大豆的采购量为零。目前,中国11月至2026年1月船期进口大豆仍有800万~900万吨的采购缺口,但当下巴西大豆的出口余量仅剩500万吨,并且在榨利恶化的情况下,油厂采购船只受到限制。因此,2026年1—3月,国内进口大豆供应存在明显缺口,这部分缺口的填补需要国内榨利情况好转,从而推动剩余巴西大豆和国储轮换大豆进入压榨流程。 基于此逻辑,国内豆粕期货和现货价格均处于低估状态,价格有向上修复的预期。(作者单位:中州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