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对原料、产品“两头在外”的纺织产业形成较大的影响,倒逼行业结构加速调整。在这场“拉锯战”中,企业的生存策略与行业格局的演变路径逐渐清晰。 “2025年1—2月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额同比下降4.5%,显示短期内外需压力显著。其中,美国市场占中国纺织品出口的20%,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仍是主要出口目的地。当前关税风波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口美国的贸易商基本停摆,对工厂来说损失更大。”长江期货棉纺产业中心总经理洪润霞说。 一家新疆涉棉企业负责人坦言,在关税政策影响下,4月以后需求存在走弱预期,目前皮棉及纱线价格一路走低,企业避险情绪升温。当前企业尽量维持低库存,采取以规避风险为主的套期保值策略。 面对短期压力,涉棉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策略。洪润霞表示,对出口型企业来讲,一方面,对专门出口美国的企业,可以积极向欧盟、东盟、中亚等国家寻找客户。另一方面,可以转向内销,寻求相关政策支持,如参与京东推出的2000亿元支持“转内销”计划。 此外,上述新疆涉棉企业采取以借助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为主的策略。“长期来说,企业扎根新疆,还是以发挥地域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为主,未来计划以拓展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