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围市场利多题材逐渐被兑现,加上国内供应格局宽松,豆粕价格震荡回调。然而,美豆生长期天气担忧仍存,成本端支撑较强。豆粕向上缺乏驱动力,向下存在支撑,后市该何去何从呢? 成本端支撑弱化 目前不管是北美还是南美,进口大豆完税成本偏高,折合成豆粕报价普遍高于国内豆粕报价,阶段性成本端支撑仍存,这也是目前期价并未展开深度回调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我们认为,成本端支撑难以持续。 从油厂榨利来看,基本维持在往年同期水平,短期成本端变化难以影响供应形势。并且,从往年榨利来看,2021年、2022年夏季榨利曾显著亏损,显然成本端并非主导价格的绝对因素,供给端韧性将减弱成本端的影响。 目前国内豆粕供应充足。虽然5月进口量同比偏低,但环比增加,且处于近几年同期高位水平。从目前买船进度来看,6月、7月月度大豆进口规模或在千万吨以上,大豆到港规模偏高。截至6月初,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为489.41万吨,较3月底的低点增加210万吨左右。按照目前每周200万吨左右的压榨,基本可用两周以上。在缓解进口市场影响的同时,油厂大概率延续季节性累库。 南美丰产局势已定 上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6月供需报告,美国大豆远期产量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