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扩内需、稳循环”与“内需主导型”增长双轮驱动特征,棉花产业在此背景下陷入政策预期升温与供需现实承压的矛盾博弈。宏观经济波动叠加纺织业深度调整,导致棉市库存累积与产能释放双向挤压,阶段性供给过剩格局强化,同时套保盘及期现价差博弈进一步抑制棉价上行,目前市场正经历多空力量再平衡。 近期国际棉花市场呈现剧烈波动,ICE美棉期货经历“过山车”行情:3月上旬受中美两国加征关税、美元走强及库存压力拖累,主力合约一度跌至63.24美分/磅的四年低位;随后因出口数据回暖及空头回补推动,郑棉则在外盘带动下震荡上行,但受制于内外价差高企及下游“金三银四”旺季预期不足,反弹动能有限。 图为郑棉与ICE美棉主力合约走势 [关税政策“双刃剑”效应显性化]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已深度冲击美棉出口格局。中国对美棉加征15%关税后,进口成本大幅攀升,直接导致2024/2025年度中国进口外棉的市场份额加速向巴西、澳大利亚转移。尽管4月12日前装运的美棉可暂时规避高关税,但政策窗口期有限,难以扭转结构性流失趋势。 本年度美棉出口表现持续低迷,出口数据长期低于历史同期水平。自美棉销售lg...